时间: 2025-05-03 17:4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42:34
“交迫”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两种或多种压力、困难同时逼近或施加于某人或某事物。基本含义是指在同一时间面临多重困境或压力,感到无法应对或承受。
“交迫”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由“交”和“迫”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中有“交迫于外”的表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逐渐固定,成为描述多重压力的常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交迫”常与“困境”、“逆境”等概念相联系,强调在困难面前的坚韧和毅力。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容易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因此“交迫”一词的使用频率也有所增加。
“交迫”一词往往带有一种紧迫和压抑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困境和挑战。它可能会激发人们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决心,也可能引发对现状的无奈和焦虑。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工作压力和家庭责任交迫的情况,那时感到非常疲惫和无助。但最终通过合理安排时间和寻求支持,成功地应对了这些挑战。
在诗歌中,可以将“交迫”融入到描述自然灾害或人生困境的诗句中,如:
风雨交迫夜未央,
人生坎坷路茫茫。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eing caught in a vice”或“under multiple pressure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同时面临多重压力的含义。
“交迫”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能够准确地描述同时面临多重困境的情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精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情境,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