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3:1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3:19:42
词汇“不容”字面意思是指不允许、不接受或不给予机会。它通常用来强调某种情况或行为的不可容忍性或不可逆性。
“不容”一词源自古代汉语,由“不”和“容”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中有“不容于世”的表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不容”常与强调纪律、秩序和权威的价值观相联系。在社会规范和法律体系中,它强调了某些行为或情况的不可接受性。
“不容”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严肃和紧迫的。它让人联想到必须立即采取行动或做出决策的情境,有时也带有一定的压力感。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工作中遇到过“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促使我迅速调整策略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
在诗歌中,“不容”可以用来增强语句的力度和紧迫感:
时光匆匆,不容我停留, 每一刻,都是生命的馈赠。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严肃的会议场景,人们面色凝重,因为“不容”有任何差错。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紧张的背景音乐,强调情境的紧迫性。
在英语中,“不容”可以对应为“cannot be tolerated”或“must not be allowed”,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紧迫和不可接受性的含义是相似的。
“不容”是一个强有力的词汇,它在强调不可逆性和紧迫性方面非常有用。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严肃和紧迫的情感,增强了我的表达力度。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容】
(会意兼形声。小徐本“从宀,谷(gǔ)。”大徐本看作会意。“宀”是房屋,“谷”是空虚的山洼,都有盛受的意思。本义:容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容,盛也。 、 《易·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 《汉书·五行志》-言宽大包容。 、 《荀子·解蔽》-故曰心容。 、 《史记·乐书》-广则容奸。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可容一人居。
【组词】
容隐、 容足、 容接、 容盛、 容民、 容民畜众、 容畜、 容受、 容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