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04: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04:17
“丝瓜筋”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丝瓜内部的纤维状结构。丝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其内部的纤维状结构在成熟后变得坚韧,可以用来清洁物品,如锅碗瓢盆等。因此,“丝瓜筋”通常指的是这种纤维状结构,也可以引申为坚韧、有弹性的物质。
“丝瓜筋”这个词源于对丝瓜内部纤维结构的直观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比喻其他具有相似特性的物质或性格特点。
在**文化中,丝瓜筋因其坚韧和多用途的特性,常被视为勤劳和坚韧的象征。在农村地区,丝瓜筋常被用来制作各种生活用品,体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环保意识。
“丝瓜筋”这个词给人一种朴实、坚韧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农村生活的简单和勤劳,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持和毅力。
在我小时候,家里经常用丝瓜筋来清洁厨房用具,它的耐用性和清洁效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经历让我对“丝瓜筋”这个词有了更深的情感联系。
诗歌: 丝瓜筋,坚韧如你, 岁月磨砺,不改初心。 清洁世界,无怨无悔, 生活的画卷,你绘出坚韧的色彩。
结合图片,可以看到丝瓜筋的纤维结构,给人一种有序而坚韧的视觉感受。在听觉上,可以想象用丝瓜筋清洁物品时发出的沙沙声,这种声音让人联想到勤劳和坚持。
在不同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来描述丝瓜筋这一特性。然而,在描述坚韧或耐用性时,不同文化可能会有类似的比喻或表达方式。
“丝瓜筋”这个词不仅描述了一种物质特性,还蕴含了坚韧、勤劳和环保的价值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1.
【丝】
(会意。从二糸。糸(mì),细丝。本义:蚕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凡蚕者为丝、麻者为缕。”-丝,蚕所吐也。 、 《诗·召南·羔羊》-素丝五总。 、 《礼记·乐记》-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谓弦也。” 、 《史记·货殖列传序》-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于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聂夷中《咏田家》-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 唐·白居易《重赋》-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
【组词】
丝棉;丝网;丝缰、 丝人、 丝布、 丝妇、 丝子、 丝行、 丝庄
2.
【瓜】
(象形。小篆字形,两边象瓜蔓,中间是果实,是藤上结瓜的形象。从“瓜”的字,多与瓜果有关。草木蔓生植物名。种类很多,果实也称瓜)。
同本义 。属于双子叶植物瓜科。
【引证】
《诗·豳风·七月》-七月食瓜,八月断(摘下)壶(葫芦)。 、 《诗经集注》-大曰瓜,小曰瓞,瓜之近本初生者常小。 、 《诗·大雅·绵》-绵绵瓜瓞。
【组词】
瓜田、 瓜润、 瓜练、 瓜瓤
3.
【筋】
(会意。从肉,从力,从竹。因为竹多筋,故从“竹”。本义:附着在骨上的韧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筋,肉之力也。 、 《素问·五藏生成论》-诸筋者,皆属于节。 、 《考工记·弓人》-强者在内而摩其筋。 、 《孟子·告子下》-劳其筋骨。 、 《荀子·劝学》-筋骨之强。 、 清·方苞《狱中杂记》-先折筋骨。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筋骨尽脱。
【组词】
筋皮、 筋厮锁、 筋血、 筋条、 筋马
1. 【丝瓜】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果实细长,略如黄瓜,嫩时可供蔬食,成熟后内有网状的纤维,极强韧,谓之丝瓜络,可用以擦拭或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