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1: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1:34
“伤脑筋”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事情复杂或困难,需要花费大量脑力去思考和解决。基本含义是指遇到棘手的问题或情况,感到困扰和烦恼。
“伤脑筋”一词源于汉语,其字面意思直接反映了其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日常使用中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复杂问题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伤脑筋”常用来形容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内心状态。它反映了人对于问题的态度,即遇到难题时需要深思熟虑,努力寻找解决方案。
“伤脑筋”这个词给人一种沉重和压力感。它让人联想到面对困难时的焦虑和不安,同时也激发人们寻求解决问题的动力。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个非常伤脑筋的问题,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才最终解决。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伤脑筋”这个词的实际含义。
在诗歌中,可以将“伤脑筋”融入到描述内心挣扎的诗句中:
夜深人静时,思绪如潮涌,
伤脑筋之事,缠绕心头梦。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headache”或“a tough nut to crack”,它们都用来形容棘手的问题。
“伤脑筋”这个词在描述复杂问题时非常形象和贴切。它不仅反映了问题的难度,还表达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内心状态。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对于准确传达思想和情感非常重要。
1.
【伤】
(形声。从人,塲(shāng)省声。本义:皮肉破损处;创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伤,创也。 、 《礼记·月令》。注:“创之浅者曰伤。”-命理瞻伤。 、 《左传·襄公十七年》-以杙抉其伤。 、 《左传·哀公元年》-无面伤。 、 《庄子·徐无鬼》-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斵之,尽垩而鼻不伤。 、 《庄子·人间世》-咶其叶,则口烂而受伤。 、 《荀子·正论》-则援剑戟而逐之,不避死伤。 、 清·方苞《狱中杂记》-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城中死伤日积,巷哭声相闻。
【组词】
枪伤;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负伤;轻伤;重伤;遍体鳞伤;死伤;刀伤;烧伤,灼伤;烫伤;冻伤
2.
【脑】
(形声。本义:脑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囟头会匘盖也。字亦作腦。-匘,头髓也。从匕,匕,相比著也。巛象发,囟象脑形。 、 《考工记·弓人》-蹙于(脑)而休于气。 、 《素问·五藏生气篇》。注:“脑为髓海。”-其荣发也。 、 《春秋元命苞》-人精在脑。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梦与楚子搏,楚子伏己而盐其脑,是以惧。
3.
【筋】
(会意。从肉,从力,从竹。因为竹多筋,故从“竹”。本义:附着在骨上的韧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筋,肉之力也。 、 《素问·五藏生成论》-诸筋者,皆属于节。 、 《考工记·弓人》-强者在内而摩其筋。 、 《孟子·告子下》-劳其筋骨。 、 《荀子·劝学》-筋骨之强。 、 清·方苞《狱中杂记》-先折筋骨。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筋骨尽脱。
【组词】
筋皮、 筋厮锁、 筋血、 筋条、 筋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