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5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55:16
“三瓜两枣”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指的是三个瓜和两个枣。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东西数量很少,价值不高,或者事情微不足道。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某人的财产或收入微*,或者某件事情的重要性不大。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开玩笑或者自嘲,表示自己拥有的东西很少或者做的事情不值一提。在专业领域,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因为它更多地出现在日常对话和文学作品中。
同义词:微不足道、九牛一毛、杯水车薪 反义词:价值连城、举足轻重、至关重要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表达事物的重要性或价值时有所不同,但都与“三瓜两枣”在某种程度上相关。
“三瓜两枣”这个成语的具体词源不详,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物品价值的认知,即瓜和枣在当时是常见的水果,数量少意味着价值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用来比喻任何数量少或价值低的事物。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物质财富的看法,即重视精神财富胜于物质财富。它也体现了人谦逊和自嘲的文化特点。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轻松和幽默,因为它常常用于轻松的语境中,给人一种不严肃的感觉。联想上,我会想到一些简单而温馨的场景,比如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少量的食物。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自己拥有的某些小物件,比如一些不值钱的收藏品,以此来表达它们虽然不贵重,但对我来说有特别的意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三瓜两枣,虽少却甜, 心意满满,胜过万千。”
视觉上,我会联想到一些简单的田园风光,比如几个瓜果挂在藤上,给人一种宁静和满足的感觉。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轻松的乡村音乐,营造一种悠闲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drop in the bucket”,意思是某物数量极少,不足以产生影响。这个表达在意义上与“三瓜两枣”相似,但具体的文化和语言背景不同。
“三瓜两枣”这个成语虽然简单,但它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能够准确地传达出事物数量少或价值低的概念。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瓜】
(象形。小篆字形,两边象瓜蔓,中间是果实,是藤上结瓜的形象。从“瓜”的字,多与瓜果有关。草木蔓生植物名。种类很多,果实也称瓜)。
同本义 。属于双子叶植物瓜科。
【引证】
《诗·豳风·七月》-七月食瓜,八月断(摘下)壶(葫芦)。 、 《诗经集注》-大曰瓜,小曰瓞,瓜之近本初生者常小。 、 《诗·大雅·绵》-绵绵瓜瓞。
【组词】
瓜田、 瓜润、 瓜练、 瓜瓤
3.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引证】
《说文》-两,二十四铢为一两。 、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
4.
【枣】
(会意。从双朿(cì)。朿,木芒。枣树多刺。本义:枣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枣,羊枣也。 、 《尔雅》-枣有十一名,羊枣其一也。 、 宋·苏轼《浣溪沙》-衣巾落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