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7:51: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7:51:26
“丝泪”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眼泪细小、晶莹剔透,如同丝线一般。它强调了眼泪的细腻和脆弱,常用来描绘悲伤或感动的情感状态。
“丝泪”这个词汇可能是由“丝”和“泪”两个字组合而成,强调了眼泪的细腻和连续性。在古代文学中,类似的表达方式已经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用来形容更加细腻的情感表达。
在**文化中,眼泪常被视为情感的直接表达,而“丝泪”则更强调了这种情感的细腻和美感。在某些社会背景下,使用“丝泪”可能会被视为一种文雅或含蓄的表达方式。
“丝泪”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温柔和哀伤。它让我联想到细腻的情感和脆弱的美,如同细丝一般易断,但又充满了诗意。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观看一部感人的电影时,我注意到女主角的眼泪如同丝线一般滑落,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丝泪”这个词汇的美。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丝泪”:
月光下,她的丝泪
如细雨般轻柔
滑过脸颊,落在心间
无声地诉说着夜的哀愁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女子在月光下流泪,眼泪如同丝线般细腻;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轻柔的钢琴曲,让人联想到丝泪的细腻和哀伤。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eardrop”或“silken tears”,但“丝泪”这个词汇更具有中文特有的细腻和诗意。
“丝泪”这个词汇在中文表达中具有独特的细腻和美感,它不仅描绘了眼泪的形态,更传达了深层的情感。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情感深度。
1.
【丝】
(会意。从二糸。糸(mì),细丝。本义:蚕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凡蚕者为丝、麻者为缕。”-丝,蚕所吐也。 、 《诗·召南·羔羊》-素丝五总。 、 《礼记·乐记》-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谓弦也。” 、 《史记·货殖列传序》-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于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聂夷中《咏田家》-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 唐·白居易《重赋》-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
【组词】
丝棉;丝网;丝缰、 丝人、 丝布、 丝妇、 丝子、 丝行、 丝庄
2.
【泪】
(形声。从水,戾(lì)声。简化字“泪”是个从“水”从“目”的会意字。本义:眼泪)。
同本义。
【引证】
《晋书·羊祜传》-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坠泪碑。 、 《战国策·燕策》-士皆垂泪涕。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组词】
涕泪、 泪波、 泪泉、 泪球、 泪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