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1:27
词汇“德言容功”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组合在一起则形成了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表达。
综合起来,“德言容功”指的是一个人的品德、言语、外表和成就,强调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全面表现和评价。
“德言容功”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对人的全面评价标准,强调内外兼修。在历史演变中,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文献和日常交流中,成为评价一个人的常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德言容功体现了这种价值观。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评价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在教育和职场中。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它鼓励人们在品德、言语、外表和成就上都要努力追求卓越。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在评价某位老师或领导时使用这个成语,表达对其全面优秀的赞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德如山岳言如泉,容似春风功似天。”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外表英俊、举止得体、言谈优雅、成就卓越的人。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旋律优美、节奏平稳的乐曲,来象征这个成语所表达的和谐与完美。
在西方文化中,可能没有一个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概念可以通过“a complete person”或“a well-rounded individual”来表达。
“德言容功”这个成语在*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对一个人的全面评价,也是对个人修养的一种期望。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和表达能力。
是以古者妇人先嫁三日……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后十四,雅善歌辞,兼通音律,~,四者咸备。
1.
【德】
(形声。从彳(chì),惪(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德,升也。 、 《易·剥》虞本。按,与剥庐对文。登也,升。君子以顺德,亦本字。-君子德车。
2.
【言】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志以发言。 、 《左传·昭公九年》-志以定言。 、 《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 《法言·问神》-言,心声也。 、 《墨子经》-言,口之利也。 、 《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具言所闻。 、 《后汉书·列女传》-趋机而言。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言于李??。 、 明·魏禧《大铁椎传》-言讫不见。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组词】
言绝、 言言、 言不尽意、 言戏、 言人人殊、 言笑自若、 言之无文、 言方行圆、 言信、 言爽、 言不顾行、 言欢
3.
【容】
(会意兼形声。小徐本“从宀,谷(gǔ)。”大徐本看作会意。“宀”是房屋,“谷”是空虚的山洼,都有盛受的意思。本义:容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容,盛也。 、 《易·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 《汉书·五行志》-言宽大包容。 、 《荀子·解蔽》-故曰心容。 、 《史记·乐书》-广则容奸。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可容一人居。
【组词】
容隐、 容足、 容接、 容盛、 容民、 容民畜众、 容畜、 容受、 容放
4.
【功】
(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功,以劳定国也。 、 《周礼·司勋》-国功曰功。 、 《史记·项羽本纪》-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 《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战国策·赵策》-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组词】
功誉、 功行、 功化、 功成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