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5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50:11
*德才鲜*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德行浅,才能稀少”。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不高尚,能力也不出众。它通常带有贬义,用来批评或描述那些在道德和能力上都不足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德才鲜** 可能用来描绘反面角色或批评某些人物的不足。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于直接评价某人的能力或品德。在专业领域,尤其是在教育或人力资源管理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评估个人素质。
*德才鲜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儒家思想,强调德行和才能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评价人的常用语。
在传统文化中,德行和才能被视为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德*才鲜** 反映了这种价值观,强调了社会对个人品德和能力的期望。
这个成语可能引起负面情感,因为它直接批评了个人的不足。在使用时,需要谨慎,以免伤害他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需要评价他人或自我反思的情况。使用*德才鲜** 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表达对他人的看法,同时也提醒我们自我提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德*才鲜人自知, 修身养性路漫漫。 勤学苦练终有日, 德才兼备耀人间。
想象一个画面:一个孤独的身影在书桌前苦读,背景音乐是低沉的大提琴声,这可以象征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德才鲜**,并努力改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lacking in both virtue and talent",但这种表达不如*德才鲜** 那样简洁和富有文化内涵。
*德才鲜* 是一个有力的批评工具,它提醒我们在评价他人时要公正,同时也激励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和能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我们的表达能力。
我自问~,不敢担当这个职位,恐负众望。
1.
【德】
(形声。从彳(chì),惪(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德,升也。 、 《易·剥》虞本。按,与剥庐对文。登也,升。君子以顺德,亦本字。-君子德车。
2. 【薄】
3.
【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一横表示土地,下面象草木的茎(嫩芽)刚刚出土,其枝叶尚未出土的样子。本义:草木初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才,草木之初也。
4.
【鲜】
非常少,很不多。
【引证】
《诗·大雅·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 《史记·货殖列传》-原小则鲜。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以约失之者鲜矣(由于俭约而犯过失的人很少)。 、 宋·周敦颐《爱莲说》-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 清·方苞《狱中杂记》-鲜不疫矣。
【组词】
鲜薄、 鲜言、 鲜胄、 鲜浅、 鲜乏、 鲜少
缺少;不足。
【引证】
李密《陈情表》-既无叔伯,终鲜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