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8:0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8:06:13
光污染是指过度或不当的人造光源对自然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包括对人类健康、野生动物、天文观测和能源浪费的影响。它通常表现为过度照明、眩光、光侵入和天空辉光等现象。
“光污染”一词起源于20世纪中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工照明的普及,这一概念逐渐被广泛接受和使用。它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的认识深化。
在现代社会,光污染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它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还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在一些文化中,光污染被视为现代文明过度发展的象征。
光污染可能引起人们对环境破坏的担忧和对自然美的怀念。它提醒我们,现代科技的发展不应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
在日常生活中,我注意到城市中的光污染问题,尤其是在夜晚,过度的照明使得星空变得模糊不清。这让我更加珍惜在乡村或偏远地区看到的清晰星空。
在诗歌中,光污染可以被描绘为现代文明的阴影,遮蔽了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城市的灯火,如同繁星, 却掩盖了真正的星空。 光污染,文明的代价, 在夜的画布上,涂抹了灰色的阴影。
光污染的视觉联想可能是城市中刺眼的灯光和模糊的星空。听觉联想可能是夜晚城市中持续的交通噪音和人造光源的嗡嗡声。
在不同文化中,光污染的概念和关注程度可能有所不同。在一些发达国家,光污染已被广泛认识并采取措施减少;而在一些发展**家,这一问题可能还未得到足够重视。
光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涉及多个领域和层面。通过对这一词汇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现代科技发展中的责任。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关注环境相关的词汇,以促进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关注。
1.
【光】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光,明也。 、 《释名·释天》-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广也,所照广远也。 、 《楚辞·九歌·云中君》-与日月兮齐光。 、 《淮南子·俶真》-能游冥冥者与日月同光。 、 《淮南子·本经》-日月淑清而扬光。 、 《易·观》-国之光。 、 《诗·小雅·庭燎》-夜未央,庭燎之光。 、 《史记·屈原列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 、 《国语·晋语》-光明之耀也。 、 《孟子》-容光必照焉。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西。
【组词】
阳光;灯光;反光、 色光、 晨光、 曙光、 光晃
2.
【污】
(形声。从水,于声。本义:停积不流的水)。
浊水池。一说小水坑。
【引证】
《说文》-污,秽也,一曰小池为污。
3.
【染】
(形声。从水,杂声。一说从木、从水、从九。会意。古染料多来源于植物,故从木;染料须加工成液体,故从水;染须反复进行,故从九。本义:使布帛等物着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染,以缯为色也。 、 《周礼·序官》。注:“兰ň象斗之属,掌染草,掌以春秋敛染草之物。”-掌染草。
【组词】
染博士、 染服、 染户、 染茜、 染采、 染事、 染网、 一股暖流染红了她的两颊;染指甲;染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