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1:2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1:27:45
一篑之功 的字面意思是“只差一筐土的功夫”,源自《尚书·大禹谟》中的“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基本含义是指只差最后一点点努力就能完成某项任务或达到某个目标,但因为缺乏这最后的努力而未能成功。
一篑之功 源自《尚书·大禹谟》,原文为“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意指堆山只差一筐土而未能完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各种语境,强调最后一步的重要性。
在文化中,一篑之功** 常被用来教育人们要有始有终,不要在接近成功时放弃。这种观念强调了坚持和毅力的重要性。
这个词汇常常带有一种遗憾和惋惜的情感,让人联想到那些因为缺乏最后一点努力而未能成功的情景。它也提醒人们,成功往往只差一步之遥。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目睹一个项目因为团队成员在最后阶段的松懈而未能按时完成,这让我深刻理解了“一篑之功”的含义。
诗歌:
在山之巅,一篑之功,
未竟的梦想,风中摇曳。
最后一筐土,未曾倾倒,
成功的呼唤,渐行渐远。
视觉: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山顶,手中拿着一筐土,但因为疲惫而未能将其倾倒,形成一种遗憾的画面。 听觉:可以联想到风声和叹息声,形成一种悲凉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close but no cigar”,意指接近成功但最终未能达成目标。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情感和含义相似。
一篑之功 这个词汇深刻地提醒我们,成功往往只差最后一步。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强调了坚持和毅力的重要性,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成语。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对这个词汇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加珍惜在追求目标过程中的每一步努力。
务收一篑之功,勿为九仞之弃。
我舒坦其外紧张其里的生活已久,此千钧一发之际,不可亏~。
1.
【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 《淮南子·诠言》-一也者,万物之本也。 、 《老子》-抱一而天下试。 、 《书·君奭》。传:“天子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 、 汉·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乱,拥立指挥使赵在礼为帅,攻入邺都(现河南省安阳市)。邢州(现河北省邢台市)、沧州驻军相继作乱。)
【组词】
一境、 一丝、 一碗水往平处端、 一拳正打在心窝、 一人做一人当、 一客不烦二主、 一动不如一静、 一言抄百语、 一缘一会、 一路功名、 一盘一盒、 一清如水、 一毫不爽、 一息恹恹
2.
【篑】
(形声。从竹,贵声。本义:盛土的竹筐) 同本义。
【引证】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组词】
篑笼、 功亏一篑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功】
(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功,以劳定国也。 、 《周礼·司勋》-国功曰功。 、 《史记·项羽本纪》-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 《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战国策·赵策》-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组词】
功誉、 功行、 功化、 功成名就
1. 【一篑】 一筐。篑,盛土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