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28: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28:57
词汇“愁阴”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愁”和“阴”。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愁阴”字面意思是指忧愁的氛围或情绪,通常与阴沉、压抑的天气或环境相关联。它传达了一种悲伤、忧郁的情感状态。
“愁”字源自古代汉语,意为忧愁、悲伤;“阴”字则指阴暗、不明朗。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愁阴”这个词汇,用来形容一种忧郁的氛围或情绪。
在**文化中,“愁阴”常常与诗词中的忧国忧民、离愁别绪等情感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人们对生活、情感的深刻体验和表达。
“愁阴”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沉重、压抑的。它让人联想到阴雨绵绵的天气、灰暗的色调和低落的情绪。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长时间的阴雨天气中感到心情沉重,这种感觉可以用“愁阴”来形容。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愁阴”:
愁阴的天空下,
心事如雨,
滴滴答答,
落在无人的街角。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gloomy”或“melancholy”,它们也传达了一种忧郁、阴沉的情感。
“愁阴”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和文化意义。它不仅描述了一种情绪状态,还反映了人们对环境的感知和内心的体验。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愁阴”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氛围。
1.
【愁】
(形声。从心,秋声。字亦作“愀”。本义:忧虑,发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愁,忧也。 、 《礼记·哀公问》-孔子愀然作色而对。 、 《荀子·脩身》-见善愀然。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哀而不愁,乐而不荒。 、 李白《菩萨蛮》-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 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胡。 、 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组词】
不愁吃,不愁穿;愁坐、 愁思、 愁绝、 愁怀勃勃、 愁海
2.
【阴】
(会意。从阜(fù),从侌,侌(yīn)亦声。阜,土山,从阜多与地形有关。简化字属会意,表示月夜笼罩山冈,很阴暗。本义: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陰,誾也。山之北,水之南也。从阜,从侌。 、 《易·中孚》。按,二在兑泽之中,艮山之下,故称阴。-鸣鹤在阴。 、 《周书·王会》-壜上张赤挛阴羽。 、 《诗·大雅·公刘》-相其阴阳。 、 《周礼·大司乐》-阴竹之管。 、 《周礼·柞氏》-令剥阴木而水之。 、 《列子·汤问》-达于汉阴(汉水南岸)。 、 唐·李朝威《柳毅传》-洞庭之阴。 、 清·姚鼐《登泰山记》-阴谷皆入济。 、 清·姚鼐《登泰山记》-其阴,济水东流。(阴:泰山的北面。)
【组词】
阴山背后、 阴木、 阴竹、 阴滨、 阴麓、 阴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