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3: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3:22
晓行夜住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早晨出发,晚上住宿”,形容旅途中的日常行为,即白天行走,夜晚休息。这个成语强调了旅行的连续性和规律性。
在文学作品中,晓行夜住 常用来描绘旅人的生活状态,表达旅途的艰辛或对旅行的描述。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某人的日常通勤或定期出差的生活方式。在专业领域,如旅游或交通行业,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服务或产品的特点。
晓行夜住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人的旅行笔记,反映了古代旅人的生活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描述现代人的旅行或出差生活。
在传统文化中,旅行往往被赋予诗意和哲思,晓行夜住** 不仅描述了旅行的物理过程,也隐含了对旅途意义的探索和思考。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一种连续不断、规律有序的感觉,同时也让人联想到旅途的孤独和探索未知的勇气。
在我的生活中,晓行夜住 让我想起了那些经常出差的朋友,他们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但也充满了成长和机遇。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晓行夜住,星辰为伴,每一程都是心灵的远航。”
想象一幅画面:清晨的阳光洒在旅人的背上,夜晚的星空下,旅人安顿在简陋的客栈中。这样的场景配上轻柔的吉他旋律,会让人感到宁静而深远。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travel by day and rest by night",但缺乏晓行夜住 这种简洁而富有诗意的表达。
晓行夜住 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一种生活方式,也反映了人类对旅行的永恒追求和对未知的探索。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加语言的深度和美感。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那沿途的~,摆渡过桥,岂是一人能够照料?”
1.
【晓】
(象形。从日,尧声。本义:天明)。
同本义。今专指天刚亮。
【引证】
《说文》-晓,明也。 、 《淮南子·俶真》-冥冥之中,独见晓焉。 、 唐·白居易《卖炭翁》-晓驾炭车辗冰辙。 、 唐·杜甫《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 、 《资治通鉴·唐纪》-晓当尽戮之。 、 唐·杜牧《阿房宫赋》-梳晓鬟也。 、 宋·柳永《雨霖铃》-晓风残月。
【组词】
破晓、 拂晓、 晓雾;晓舌、 晓暝、 晓行;晓鸡初啼;晓星;晓岚;鸡鸣报晓;晓夕、 晓天,晓色、 晓月,晓魄
2.
【行】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 、 《广雅》-行,往也。 、 《易·复》-中行独复。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诗·小雅·大东》-行彼周行。 、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 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 、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庄子·逍遥游》-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 、 《世说新语·自新》-行数十里。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与偕行。
【组词】
出行、 远行、 行三坐五、 行学、 行行、 行次
3.
【夜】
(形声。金文字形。从月,亦声。本义: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夜,舍也。天下休舍也。 、 《广雅》-夜,暮也。 、 《周礼·鸡人》。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夜呼旦。 、 《左传·庄公七年》。疏;“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辛卯夜,恒星不见。 、 《周髀算经》-夜者阴。 、 《诗·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 《乐府诗集·木兰诗》-昨夜见军帖。 、 《世说新语·自新》-三日三夜。
4.
【住】
(形声。从人,主声。本义:停留)。
同本义(站住)。
【引证】
《后汉书·蓟子训传》-见者呼之曰:“蓟先生小住。” 、 《后汉书》-春光已向梅梢住。 、 《南齐书·张融传》-融为中书郎,未有居止,权牵小船于岸上住。 、 萧悫《春日曲水》-舞余香尚存,歌尽声犹住。
【组词】
住歇、 住滞、 住后、 住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