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2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6:21:46
词汇“晓识”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组合,“晓”通常指天亮、明白或知晓,而“识”则指认识、知识或识别。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推测“晓识”可能意味着“明白的知识”或“知晓的认识”。
“晓识”可以理解为对某个事物或概念的清晰认识和理解。
由于“晓识”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能会创造性地使用这个词来表达深层次的理解或领悟。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会被使用,除非是在特定的学术或哲学讨论中。
由于“晓识”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难以追溯。它可能是现代创造的词汇,用于特定的语境或文学创作。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晓识”可能被用来强调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内在化,而不是表面的记忆或学习。
“晓识”可能给人一种智慧和深度的感觉,它暗示了对知识的深入掌握和内在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使用“晓识”这个词,但如果我在阅读哲学或深度思考的文章时遇到它,我会理解它指的是对某个概念的深刻认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晨曦的晓识中,我看到了真理的光芒。”
“晓识”可能让人联想到清晨的阳光,带来一种清新和启迪的感觉。
由于“晓识”不是一个通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
“晓识”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表达深刻理解和内在知识的方式。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更精确地传达复杂的思想和感受。
1.
【晓】
(象形。从日,尧声。本义:天明)。
同本义。今专指天刚亮。
【引证】
《说文》-晓,明也。 、 《淮南子·俶真》-冥冥之中,独见晓焉。 、 唐·白居易《卖炭翁》-晓驾炭车辗冰辙。 、 唐·杜甫《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 、 《资治通鉴·唐纪》-晓当尽戮之。 、 唐·杜牧《阿房宫赋》-梳晓鬟也。 、 宋·柳永《雨霖铃》-晓风残月。
【组词】
破晓、 拂晓、 晓雾;晓舌、 晓暝、 晓行;晓鸡初啼;晓星;晓岚;鸡鸣报晓;晓夕、 晓天,晓色、 晓月,晓魄
2.
【识】
旗帜 同: 帜
【引证】
《汉书·王莽传下》-京师闻青徐贼众数十万人,讫无文号旌旗表识,咸怪异之。
古代钟鼎上凸出的文字。
【引证】
《岭外代答》-广西土中铜鼓…周围款识,其圆纹为古钱,其方文如织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