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3:04: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3:04:17
溪壑无厌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溪流和山谷永远不会满足”。这个成语比喻人的欲望或贪婪之心永远无法满足。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溪壑无厌,人亦有言。”原意是指自然界的溪流和山谷永远不会满足,后来被引申为人心的贪婪。
在**传统文化中,知足常乐是一种美德,而溪壑无厌则被视为一种负面的人格特质。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常被用来批评那些过度追求物质利益的人。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贪婪和不满足。它提醒人们要警惕自己的欲望,避免陷入无止境的追求中。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人,他们对物质的追求似乎永无止境,无论得到多少都不满足。这时,我会想到“溪壑无厌”这个成语,提醒自己要保持知足的心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溪壑无厌水长流,人心不足梦难休。 知足常乐方为道,贪得无厌终成愁。”
想象一条永不停息的溪流,不断冲刷着山谷,这个画面可以与“溪壑无厌”的意象相联系。音乐上,可以选择一些节奏不断加快的音乐,来象征这种无止境的欲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e more you have, the more you want”,虽然不如“溪壑无厌”那样具有诗意和深度,但也传达了类似的贪婪和不满足的概念。
“溪壑无厌”这个成语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面,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要保持节制和知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是一个有力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人性中的复杂情感。
自尔升擢,超越伦伍,而溪壑无厌,著于触事。
富弼不能止夷狄~之求。
1.
【溪】
(溪本作谿)。
山间不与外界相通的小河沟。
【引证】
《说文》-嵠,山渎无所通者。 、 《墨子·亲士》-是故溪狭者速涸。 、 《左传·文公十六年》。注:“入庸道。”-子越自石溪。 、 司马相如《上林赋》-振溪通谷,蹇产沟渎。
【组词】
溪步、 溪径
2.
【壑】
(会意。本义:深谷,深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壑,沟也。 、 《尔雅·释诂》-壑,溪壑也。 、 《文选·张衡·西京赋》-陆峦超壑。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既窈窕以寻壑。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林壑尤美。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峭壑阴森。 、 、 孙文《序》-如怒涛排壑。
【组词】
壑谷、 壑口、 壑子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厌】
(形声。从厂(hǎn),猒(yàn)声。厂,象山崖石穴形。《说文》:“厌,笮也。”意思是“压”。由“犬、肉、甘”三部分合起来,会意,表示“吃饱”、“满足”。本义:吃饱)。
饱,满足 同: 餍
【引证】
《论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不厌。 、 宋·苏洵《六国论》-秦之欲无厌。 、 宋·苏轼《教战守》-求之者无厌。
【组词】
厌极、 厌饫、 厌塞、 厌伪、 厌恋、 厌副、 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