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4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47:51
感怀:这个词通常指的是对过去的事情或经历产生深切的情感反应,包括怀念、感慨、思考等。它强调的是一种情感上的触动和内心的反思。
“感怀”一词源自汉语,由“感”和“怀”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使用,如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感”即含有感怀之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逐渐丰富,情感色彩也更加鲜明。
在文化中,“感怀”常常与传统节日、历史或家族记忆联系在一起,如中秋节时对亲人的感怀,或国庆节时对国家历史的感怀。
“感怀”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温暖的回忆,让人联想到老照片、旧信件或是某个特定的场景,触动内心深处的柔软。
个人经历中,每当我回到故乡,走过那些熟悉的街道,心中总会涌起一种深深的感怀,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所有的记忆都变得鲜活起来。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感怀”:
月光洒在旧书页上,
每一行字都诉说着感怀。
时光的河流悄悄流淌,
带不走心中的那份温暖。
结合图片,一张老照片或是一段怀旧的音乐,都能很好地唤起“感怀”的情感体验。
在英语中,“nostalgia”一词与“感怀”有相似的含义,但它更侧重于对过去的怀旧情感。
“感怀”这个词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丰富了我的情感表达,也让我在回忆和反思中找到了与自己内心对话的方式。通过对“感怀”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情感与语言的紧密联系。
1.
【感】
假借为“撼”。摇动。
【引证】
枚乘《七发》-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
【组词】
感突、 无感、 感帨、 感移、 感动
假借为“憾”。怨恨。
【引证】
《左传·昭公十一年》。注:“楚常恨其不服顺。”-王贪而无信,唯蔡于感。 、 《汉书·张安世传》-何感而上书归卫将军富平侯印?
【组词】
释感、 怀感、 感恨、 感恚
2.
【怀】
(形声。从心,褱声。本义:想念,怀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怀,思念也。 、 《诗·周南·卷耳》-嗟我怀人。 、 、 《诗·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怀人。 、 《楚辞·悲回风》-惟佳人之独怀兮。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怀良辰以孤往。 、 《后汉书·列女传》-久行怀思。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而不怀仁。 、 范仲淹《岳阳楼记》-去国怀乡。(国,国都)
【组词】
怀土、 怀香、 怀慕、 怀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