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20:21
乐感:乐感是指一个人对音乐的感知、理解和表达能力。它包括对音乐节奏、旋律、和声、音色等元素的敏感度和反应能力,以及通过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
乐感一词源于汉语,由“乐”(音乐)和“感”(感觉)组成。在古代汉语中,“乐”指的是音乐或乐器,而“感”则表示感觉或感知。随着时间的推移,“乐感”逐渐被用来描述人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在**文化中,音乐一直被视为高雅艺术,乐感被认为是艺术修养的一部分。在社会背景中,乐感强的个体往往在音乐教育和表演领域受到重视。
乐感这个词让我联想到音乐的流动性和情感的传递。它让我想到那些能够通过音乐表达深层次情感的艺术家,以及音乐带给人们的愉悦和慰藉。
在我的生活中,乐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我曾参加过合唱团,乐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并与团队成员协调一致地表演。
诗歌: 乐感如风,轻抚心弦, 旋律跳跃,情感绵延。 音符飘扬,穿越时空, 乐感之光,照亮心田。
乐感让我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位音乐家在舞台上全情投入地演奏,观众被音乐的情感所打动,整个场景充满了和谐与美感。
在英语中,“乐感”可以对应为“musicality”或“musical sense”。不同文化对音乐的重视程度不同,但乐感作为一个概念,在全球范围内都被认为是音乐才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乐感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它不仅涉及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还包括通过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乐感帮助我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也让我在音乐创作和表演中更加自信和有创造力。
1.
【乐】
(象形。小篆字形。象鼓鼙木架形。本义:音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五声八音相比而成乐。-乐,五声八音总名。象鼓鞞,木其虡也。 、 《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 、 《礼记·世本》-伶伦作乐。 、 《周礼·保氏》-二曰六乐,谓云咸韵夏濩武也。 、 《吕氏春秋·慎行论》-以乐传教。
2.
【感】
假借为“撼”。摇动。
【引证】
枚乘《七发》-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
【组词】
感突、 无感、 感帨、 感移、 感动
假借为“憾”。怨恨。
【引证】
《左传·昭公十一年》。注:“楚常恨其不服顺。”-王贪而无信,唯蔡于感。 、 《汉书·张安世传》-何感而上书归卫将军富平侯印?
【组词】
释感、 怀感、 感恨、 感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