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0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06:08
“掘室求鼠”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挖掘房间来寻找老鼠。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做事方法笨拙,不切实际,反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讽刺那些不懂得变通、方法不当的人。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批评某人的行为愚蠢或无效。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经济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策略的效率和效果。
同义词:
反义词:
“掘室求鼠”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掘室求鼠,非所闻也。”原意是指在房间里挖掘寻找老鼠,后来逐渐演变成比喻做事方法不当,得不偿失。
在传统文化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教育人们要讲究方法和策略,避免盲目行动。它反映了人对于效率和智慧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以愚蠢和无效的联想,可能会引起人们的嘲笑或批评。它提醒人们在行动前要三思而后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见过有人为了找一件小东西而把整个房间弄得一团糟,这种行为就可以用“掘室求鼠”来形容。
在诗歌中,可以将“掘室求鼠”融入到描述一个人盲目行动的场景中,如:
掘室求鼠,不见鼠影, 翻箱倒柜,徒劳无功。 智慧之光,何处寻觅, 行动之前,三思而行。
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房间里疯狂地挖掘和翻找,而听觉上则是各种物品被翻动的声音,这种场景给人一种混乱和无效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 break a butterfly on a wheel”,意思是小题大做,与“掘室求鼠”有相似的含义,都强调了行动的无效性和过度。
“掘室求鼠”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选择合适的方法,避免盲目和无效的行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展示了汉语中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的深层含义和文化背景。
坏塘以取龟,发屋而求狸,掘室而求鼠,割唇而治龋,桀跖之徒,君子不与。
1.
【掘】
(形声。从手,屈声。本义:挖)。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掘,搰也。 、 《广雅》-掘,穿也。 、 《左传·哀公二十六年》-掘褚师定子之墓。 、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阙(掘)地下冰而床焉。 、 《仪礼·既夕记》-掘坎南顺。 、 《淮南子·说林》-土中有水,弗掘无泉。 、 《易·系辞》-断木为杵,掘地为臼。 、 《汉书·李广苏建传》-掘野鼠去草实。 、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掘地深逾寻丈。
【组词】
掘室、 掘阅、 掘藏、 掘穴
2.
【室】
(会意。从宀从至。人到屋中就停止了。本义:内室)。
同本义 。堂后之正室。古人房屋内部,前叫“堂”,堂后以墙隔开,后部中央叫“室”,室的东西两侧叫“房”。
【引证】
《说文》。段注:“古者前堂后室。释名曰:“室,实也,人物实满其中也。”-室,实也。 、 《易·系辞》传-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古者宫室贵贱同称。 、 《说文系传》-室,堂之内,人所安止也。 、 《礼记·曲礼上》疏-若通而言之,则宫室通名,故《尔雅》云,“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别而言之,论其四面穹隆则曰宫,因其贮物充实则曰室。” 、 《礼记·问丧》-入室又弗见也。
【组词】
室间、 室庑、 室温、 室隅、 登堂入室;室匣
3.
【求】
(《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
“裘”的古字。皮衣。
【引证】
《汉书》-乐正求。
4.
【鼠】
(象形。头部象锐利的鼠牙,下象足、脊背、尾巴形。本义:老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鼠,穴虫之总名也。 、 《诗·召南·行露》-谁谓鼠无牙? 、 《汉书·五行志》-鼠小虫,性盗窃。 、 《说苑·善说》-鼠者,人之所薰也。 、 汉·贾谊《陈政事疏》-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 、 《三元里人民抗英》-逆夷各狐凭鼠伏。
【组词】
鼠窜而狼忙、 鼠牙雀角、 鼠盗蜂起、 鼠腹蜗肠、 鼠市、 鼠布、 鼠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