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47: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47:07
词汇“掘穴”字面意思是指挖掘洞穴或坑道的行为。基本含义通常与挖掘、开凿地下空间有关,可能用于建筑、考古、动物行为等多个领域。
“掘穴”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掘”和“穴”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掘”意为挖掘,“穴”意为洞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逐渐扩展到各种挖掘行为。
在某些文化中,“掘穴”可能与隐居、避世等概念相关联。例如,在古代**,隐士常常选择在山中掘穴隐居,以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宁静。
“掘穴”可能让人联想到孤独、隐秘和努力。它可能唤起一种对自然和原始生活的向往,也可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层的、与世隔绝的孤独感。
在个人生活中,“掘穴”可能与园艺活动相关,如挖掘花坛或种植树木。这种活动不仅是一种体力劳动,也是一种与自然亲近的方式。
在诗歌中,可以将“掘穴”比喻为内心的探索:
在心灵的荒原上,我掘穴深挖, 寻找那失落的宝藏, 每一铲土,都是对过往的回忆, 每一滴汗,都是对未来的渴望。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荒野中掘穴的场景,背景是广阔的天空和连绵的山脉。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铁锹与土壤摩擦的声音,以及风吹过荒野的呼啸声。
在英语中,“掘穴”可以对应为“dig a hole”或“excavate a tunnel”。不同文化中,这个词的使用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含义相似。
“掘穴”这个词在语言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应用场景。它不仅描述了一种具体的物理行为,还蕴含了深层的象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概念和情感。
1.
【掘】
(形声。从手,屈声。本义:挖)。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掘,搰也。 、 《广雅》-掘,穿也。 、 《左传·哀公二十六年》-掘褚师定子之墓。 、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阙(掘)地下冰而床焉。 、 《仪礼·既夕记》-掘坎南顺。 、 《淮南子·说林》-土中有水,弗掘无泉。 、 《易·系辞》-断木为杵,掘地为臼。 、 《汉书·李广苏建传》-掘野鼠去草实。 、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掘地深逾寻丈。
【组词】
掘室、 掘阅、 掘藏、 掘穴
2.
【穴】
(象形。小篆字形,上面是“宀”,表覆盖物;下面两边表示洞孔。本义:土窟窿,地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象嵌空之形,非八字。-穴,土室也。 、 《易·需》。注:“阴之路也。”-出自穴。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 《墨子·辞过》-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
【组词】
洞穴、 穴人、 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