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4:38
掘墓人的字面意思是指挖掘坟墓的人,通常是指从事墓地维护、挖掘或重新安置遗骸的专业人员。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这个词也可以比喻为破坏或终结某事物的人或力量。
“掘墓人”这个词源于对死亡和坟墓的直接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时期,这个词的含义和使用方式也有所变化。
在许多文化中,掘墓人通常与死亡和葬礼仪式相关联,因此在社会中往往带有一定的禁忌和神秘色彩。在一些文化中,掘墓人甚至被视为与超自然力量有关的存在。
“掘墓人”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阴暗、沉重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死亡、毁灭和终结。这种联想可能会影响人们对该词汇的使用和接受程度。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曾经接触过与墓地或葬礼相关的工作,可能会对“掘墓人”这个词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例如,参与过家族墓地的维护工作,可能会对这个词有更具体的认识。
在诗歌中,可以将“掘墓人”比喻为时间的象征,挖掘着过去的记忆和历史:
掘墓人挥动着铁锹,
在时间的沙土中挖掘,
每一铲都是一段过往,
每一声都是岁月的回响。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穿着黑色工作服的掘墓人,在昏暗的墓地中挖掘坟墓的场景。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低沉、悲伤的旋律,来增强这种阴郁的氛围。
在不同语言中,“掘墓人”可能有不同的对应词汇,但其核心意义通常都与死亡和坟墓相关。例如,在法语中,“fossoyeur”直接翻译为“掘墓人”,在德语中,“Gräber”也有类似的意义。
“掘墓人”这个词在语言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色彩,它不仅是对死亡和坟墓的直接描述,也是对破坏和终结的比喻。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些深层含义对于准确和丰富地使用词汇至关重要。
老百姓是丑恶腐败社会的~。
1.
【掘】
(形声。从手,屈声。本义:挖)。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掘,搰也。 、 《广雅》-掘,穿也。 、 《左传·哀公二十六年》-掘褚师定子之墓。 、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阙(掘)地下冰而床焉。 、 《仪礼·既夕记》-掘坎南顺。 、 《淮南子·说林》-土中有水,弗掘无泉。 、 《易·系辞》-断木为杵,掘地为臼。 、 《汉书·李广苏建传》-掘野鼠去草实。 、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掘地深逾寻丈。
【组词】
掘室、 掘阅、 掘藏、 掘穴
2.
【墓】
(形声。从土,莫声。本义:上古时期凡掘塘穴葬棺木,盖土与堆平,不植树者称墓。泛指坟墓)。
同本义。后不加区别,统称作墓。
【引证】
《说文》-墓,丘也。 、 《广雅》-墓,冢也。 、 《论衡·讥日》-墓,土也。 、 《周礼·墓大夫》注-冢茔之地。 、 《礼记·曲礼》-适墓不登垄。 、 《礼记·檀弓》。注:“墓谓兆域,今之封茔也。”-古也墓而不坟。 、 《古诗十九首》-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 《礼记·檀弓上》-古也墓而不坟。 、 张溥《五人墓碑记》-且立石于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组词】
墓庐、 墓隧、 墓堂、 墓庭
3.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