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4:1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4:17:56
“削株掘根”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砍掉树木的根株,挖掘到根部。基本含义是指彻底根除,不留后患,形容做事彻底,不留余地。
在文学作品中,“削株掘根”常用来形容对敌人的彻底消灭或对问题的彻底解决。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某人做事非常彻底,不留任何隐患。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政治学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述彻底的改革或清除不良因素。
同义词:斩草除根、根除祸患、彻底清除 反义词:姑息养奸、留有余地、半途而废
同义词中,“斩草除根”与“削株掘根”意思相近,都强调彻底性。反义词则强调保留或不彻底的态度。
“削株掘根”出自《战国策·齐策二》:“削株掘根,无与祸邻,祸乃不存。”原意是指彻底根除祸患,不留后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强调彻底性和不留余地。
在**传统文化中,“削株掘根”常被用来强调彻底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在社会治理和法律执行中,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强调彻底清除不良因素,维护社会秩序。
这个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严肃和坚决的。它让人联想到彻底解决问题,不留后患的决心和行动。在表达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强调彻底性和决心。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遇到需要彻底解决的问题,可以使用“削株掘根”这个成语来表达自己的决心和行动。例如,在处理家庭矛盾或工作问题时,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强调自己的态度。
在诗歌中,可以将“削株掘根”融入到描述彻底解决问题的场景中:
削株掘根,不留余地,
彻底清除,祸患远离。
决心如铁,行动如风,
问题解决,心安如初。
在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人在砍伐树木,挖掘根部,彻底清除的场景。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砍伐树木的声音和挖掘土壤的声音,强调彻底性和决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ut the roots”或“root out”,都强调彻底根除的意思。不同语言和文化中,类似的表达都强调彻底性和不留余地。
“削株掘根”这个成语强调彻底性和不留余地,常用来形容彻底解决问题或根除不良因素。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彻底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行动。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削株掘根,无与祸邻,祸乃不存。
1.
【削】
削弱,削减。
【引证】
《韩非子·五蠹》-辩智而鲁削。 、 宋·苏洵《六国论》-日削月割。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兵挫地削。 、
徒峭。
【引证】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石崖侧削。
【组词】
削壁(徒削的山崖)——现专用于合成词中,如“剥削”、“削减”、“瘦削”义同“削(xiāo)”
2.
【株】
(形声。从木,朱声。本义:露出地面的树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今语转曰桩。-株,木根也。 、 《史记·平准书》。集解:“根蒂也。”-命曰株送徒。 、 《列子·黄帝》。释文:“枯树本也。”-若厥株驹。 、 《韩非子·五蠹》-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3.
【掘】
(形声。从手,屈声。本义:挖)。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掘,搰也。 、 《广雅》-掘,穿也。 、 《左传·哀公二十六年》-掘褚师定子之墓。 、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阙(掘)地下冰而床焉。 、 《仪礼·既夕记》-掘坎南顺。 、 《淮南子·说林》-土中有水,弗掘无泉。 、 《易·系辞》-断木为杵,掘地为臼。 、 《汉书·李广苏建传》-掘野鼠去草实。 、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掘地深逾寻丈。
【组词】
掘室、 掘阅、 掘藏、 掘穴
4.
【根】
(形声。从木,艮(gèn)声。本义:草木之根)。
植物生长于土中或水中吸收营养的部分。
【引证】
《说文》-根,木株也。 、 《说文通训定声》-蔓根为根,直根为柢。 、 《韩非子·解老》-根深,则视久。 、 《老子》-是谓深根、固柢。 、 《论衡·超奇》-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 、 宋·沈括《梦溪笔谈》-其无宿根者,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组词】
根荄、 根茇、 根柢、 根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