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0:5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0:56:05
“万事不求人”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处理所有事情都不依赖他人。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独立自主,不依赖外界帮助,自力更生,自己解决问题。
“万事不求人”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独立和自力更生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个人行为,也扩展到企业和国家层面。
在**文化中,独立和自力更生被视为美德。这个成语在社会背景中强调了个人的责任感和自我依赖,与儒家文化中的“君子自强不息”相呼应。
这个成语给人以坚强、独立的正面情感反应。它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不退缩,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
在我的生活中,我遇到过许多“万事不求人”的人,他们面对挑战时总是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轻易向困难低头。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山高水长路漫漫,万事不求人自安。”
视觉上,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人独自在荒野中行走的画面。听觉上,可能让人联想到风吹过荒野的声音,象征着孤独但坚定的前行。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elf-made man”或“do it yourself”,强调个人努力和自主性。
“万事不求人”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独立和自力更生的重要性。
他就是~的性格。
1. 【万】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2.
【事】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事,职也。 、 《韩非子·五蠹》-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组词】
事宦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求】
(《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
“裘”的古字。皮衣。
【引证】
《汉书》-乐正求。
5.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