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5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51:14
“万室之国”这个词汇字面意思指的是一个拥有无数房间的国家或地区。基本含义通常用来形容一个非常庞大、复杂或者人口众多的地方,尤其是指那些内部结构错综复杂、空间广阔的建筑物或组织。
在文学中,“万室之国”可能被用来比喻一个庞大的帝国或一个复杂的机构,如政府、大学或企业。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非常拥挤或难以导航的地方。在专业领域,如建筑学或城市规划,它可能指的是一个设计复杂、功能多样的建筑或城市区域。
“万室之国”这个词汇可能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比喻用法,源自对庞大和复杂空间的描述。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表达可能用“千门万户”来形容宫殿或城市的宏伟。
在**文化中,“万室之国”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皇宫或帝国的都城,如紫禁城,这些地方代表了权力和秩序的中心。
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神秘和探索的情感,让人联想到未知和冒险。它也可能引起一种敬畏感,因为面对如此庞大的结构,个人会感到自己的渺小。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参观一个大型博物馆时感受到了“万室之国”的氛围,每个展览室都像是一个独立的世界,充满了等待被发现的知识和艺术。
在诗歌中,可以将“万室之国”比喻为心灵的深处,每个房间代表不同的情感和记忆,等待被探索和理解。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巨大的宫殿或迷宫,每个房间都有不同的装饰和氛围。音乐上,可能会联想到宏伟的交响乐,每个乐章都像是一个不同的房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labyrinth of rooms”或“vast complex”,用来形容同样庞大和复杂的结构。
“万室之国”这个词汇在描述庞大和复杂的空间时非常有用,它不仅提供了视觉上的宏伟感,也激发了探索和发现的欲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的词汇。
上地方八十里,万室之国一,千室之都四。
1. 【万】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2.
【室】
(会意。从宀从至。人到屋中就停止了。本义:内室)。
同本义 。堂后之正室。古人房屋内部,前叫“堂”,堂后以墙隔开,后部中央叫“室”,室的东西两侧叫“房”。
【引证】
《说文》。段注:“古者前堂后室。释名曰:“室,实也,人物实满其中也。”-室,实也。 、 《易·系辞》传-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古者宫室贵贱同称。 、 《说文系传》-室,堂之内,人所安止也。 、 《礼记·曲礼上》疏-若通而言之,则宫室通名,故《尔雅》云,“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别而言之,论其四面穹隆则曰宫,因其贮物充实则曰室。” 、 《礼记·问丧》-入室又弗见也。
【组词】
室间、 室庑、 室温、 室隅、 登堂入室;室匣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国】
(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引证】
《说文》-国,邦也。 、 《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以佐王治邦国。 、 《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 、 《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 《论语·微子》-丘也闻有国有邦者。 、 《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组词】
齐国;晋国;郑国
1. 【之国】 前往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