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7:22: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7:22:15
“万物无全用”这个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世间万物没有一样是完美无缺、全能全用的。它强调了事物的局限性和不完美性,暗示任何事物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限制。
“万物无全用”这个词汇可能源自**古代的哲学思想,如道家的“物极必反”和儒家的“中庸之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表达对事物本质的理解。
在文化中,这个词汇体现了对事物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认识,强调了平衡和适度的重要性。它反映了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深思和反思。它让我联想到事物的多面性和不完美性,促使我更加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世界。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这个词汇来解释为什么在团队合作中,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这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世间万物无全用,
花开花落皆有时。
人生百态各不同,
唯有心中常存光。
这个词汇让我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古老的庭院中,各种植物错落有致,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美丽和用途。音乐上,可能会联想到一首缓慢而深沉的古典音乐,表达对生命复杂性的沉思。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Nothing is perfect”或“Everything has its flaws”,强调了事物的不完美性和局限性。
“万物无全用”这个词汇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局限性,帮助我更加客观和全面地看待世界。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保持谦逊和开放的心态,认识到每件事物都有其特定的价值和限制。
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
1. 【万】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2.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全】
(一作仝。会意。篆文从入,从王(玉)。盖谓交纳的玉完整无缺。本义:纯色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全,完也。 、 《周礼·考工记·王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龙。
5.
【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桶形。桶可用,故引申为用。本义:使用,采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用,可施行也。 、 《苍颉篇》-用,以也。 、 《易·益》-利用为大作。 、 《虞书》-五行五用哉。 、 《书·微子》-乃攘窃神胝之牺牷牺用。 、 《周礼·宰夫》-乘其财用出入。 、 《周礼·小司徒》-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 、 宋·王安石《上五事札子》-保甲之法,起于三代丘甲。管仲用之齐,子产用之郑,商君用之秦,仲长统言之汉,而非今日之立异也。 、 明·魏禧《大铁椎传》-皆不足用。 、 蔡元培《图画》-用水彩。 、 、 明·魏学洢《核舟记》-又用篆章。
【组词】
用不着、 备用、 实用、 拆用、 用功、 用长、 用板、 用计、 用天因地、 用钱、 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