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3:43: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3:43:49
“万物不能移”这个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没有任何事物能够移动或改变。基本含义是指某种状态或情况极为稳固,不可动摇或改变。
“万物不能移”这个词汇可能是由“万物”和“不能移”两个词组合而成,强调的是一种极端的稳固性。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表达方式可能用来形容山川、建筑或人的意志。
在中国文化中,这个词汇可能与儒家思想中的“坚定不移”和道家思想中的“自然不变”有关。它强调的是一种内在的稳固性和不可改变性。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坚定和稳固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山岳、岩石等自然界的稳固元素,也可能联想到人的坚定意志和不可动摇的信念。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人的性格特点,如“他的性格就像石头一样,万物不能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山岳静默,万物不能移,岁月流转,唯你心不变。”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座古老的城堡或山岳,给人一种稳固不可动摇的感觉。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沉稳有力的音乐,如古典音乐中的交响乐章。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mmutable”或“unchangeable”,强调的是不可改变的特性。
“万物不能移”这个词汇强调的是一种极端的稳固性和不可改变性,它在文学、口语和专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了解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增强语言的准确性和表现力。
山公举阮咸为吏部郎,目曰:‘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
阮咸贞素寡欲,深识清浊,~,若在官人之职,必绝于时。
1. 【万】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2.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能】
(象形。金文作字形象熊形。本义:熊)。
传说中的一种像熊的兽。
【引证】
《说文》-能,熊属。足似鹿。 、 《左传·昭公七年》。贾注:“兽也。”-梦黄能入于寝门。 、 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无底幽黄能。
5.
【移】
(形声。从禾,多声。本义:移秧)。
同本义。泛指移植。
【引证】
《说文》。徐灏注:“戴氏侗曰:‘移,移秧也。凡种稻必先苗之而移之,迁移之义取焉,别作。灏按:禾苗茂密乃移种之。’”-移,禾相倚移也。
【组词】
移花、 移根、 移种,移莳
1. 【万物】 统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犹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