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0:07
残年:字面意思指的是人的晚年,特别是指生命接近尾声的时期。基本含义通常带有一定的哀愁或感慨,暗示着生命的衰退和时光的流逝。
“残年”一词源自汉语,由“残”和“年”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使用,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中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中的“白头”即暗指残年。
在**传统文化中,“残年”常与孝道、家庭关怀联系在一起,强调对老年人的尊重和照顾。在现代社会,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加剧,“残年”也常被用来讨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问题。
“残年”一词往往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脆弱和时间的无情。它提醒人们珍惜时间,关爱身边的老年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见证过祖父母在他们的残年中如何与家人共度时光,他们的智慧和经验成为了我们宝贵的财富。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残年”:
在残年的摇椅上,
他回望一生的风雨,
岁月如歌,
静静地,在夕阳下唱响。
想象一位老人坐在摇椅上,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脸上,背景音乐是柔和的钢琴曲,这样的画面和音乐会让人深刻感受到“残年”的宁静与哀愁。
在英语中,“残年”可以对应为“twilight years”或“golden years”,虽然后者带有一定的积极色彩,但都指代人生的晚期阶段。
“残年”这个词让我深刻体会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珍惜每一个当下,同时也要尊重和关爱老年人。通过对“残年”的深入学,我更加明白了语言的力量,它能够传递情感,唤起共鸣,引发深思。
1.
【残】
(形声。从歹(è),戋(jiān)声。从“歹”表示与死亡有关。本义:伤害)。
同本义。
【引证】
《苍颉篇》-残,伤也。 、 《战国策·秦策》。注:“灭也。”-昔智伯瑶残范中行。 、 《诗·大雅·民劳》-废为残贼。 、 《战国策·齐策》。注:“坏也。”-则汝残矣。 、 《史记·樊郦滕灌传》。集解:“谓多所杀伤也。”-凡二十七县残。 、 《战国策·秦策》。注:“害也。”-张仪之残,樗里疾也。 、 《周礼·夏官》-放轼其君则残之。 、 《左传·宣公二年》-残名以逞。
【组词】
摧残、 残心、 残贼、 残灭、 残夷
2.
【年】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秊,谷熟也。 、 《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 《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秊。 、 《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有年。 、 《书·多士》-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