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2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27:58
残忍 是一个形容词,字面意思是指对他人或动物施加痛苦、伤害或死亡时缺乏同情心和怜悯感,表现出极端的冷酷和无情。
“残忍”一词源自中古英语“cræn”,意为“硬心肠的”,后来演变为现代英语中的“cruel”,并传入汉语中形成了“残忍”。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中,“残忍”可能有着不同的评价和理解。在一些文化中,某些行为可能被视为必要的甚至是正义的,而在其他文化中则可能被视为残忍。
“残忍”这个词往往引起负面情感,如恐惧、厌恶和愤怒。它让人联想到暴力、痛苦和不公。
个人经历中,可能会在新闻报道或个人遭遇中遇到“残忍”的行为,这些经历可能会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感受。
在诗歌中,“残忍”可以用来增强情感的表达,如:
在这无情的世界里,
残忍如刀,割裂心灵的温柔。
视觉上,“残忍”可能让人联想到血腥的画面或痛苦的表情。听觉上,可能让人想起尖叫声或哀嚎。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的“cruel”和西班牙语的“cruel”,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指缺乏同情和怜悯。
“残忍”是一个强有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行为,还触发了深层的情感反应。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词可以帮助传达强烈的情感和道德判断。通过深入学习“残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现实世界中的复杂情感和行为。
1.
【残】
(形声。从歹(è),戋(jiān)声。从“歹”表示与死亡有关。本义:伤害)。
同本义。
【引证】
《苍颉篇》-残,伤也。 、 《战国策·秦策》。注:“灭也。”-昔智伯瑶残范中行。 、 《诗·大雅·民劳》-废为残贼。 、 《战国策·齐策》。注:“坏也。”-则汝残矣。 、 《史记·樊郦滕灌传》。集解:“谓多所杀伤也。”-凡二十七县残。 、 《战国策·秦策》。注:“害也。”-张仪之残,樗里疾也。 、 《周礼·夏官》-放轼其君则残之。 、 《左传·宣公二年》-残名以逞。
【组词】
摧残、 残心、 残贼、 残灭、 残夷
2.
【忍】
(形声。从心, 刃声。本义: 忍耐、 容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忍,能也。 、 《广雅》-忍,耐也。 、 《论语·八脩》。皇疏:“忍,犹容耐也。”-是可忍也。 、 《庄子·让王》-强力忍垢,吾不知其他也。 、 《左传·成公二年》-吾子忍之。 、 《论语·卫灵公》-小不忍,则乱大谋。 、 《吕氏春秋·去私》-忍所私以行大义。 、 清·林觉民《与妻书》-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组词】
忍事、 忍容、 忍顺、 忍从、 忍羞、 忍气、 忍垢、 忍丑、 忍耻、 忍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