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4:4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4:40:25
娴静(xián jìng)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文雅安静,举止从容不迫,不浮躁。它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特别是女性,表现出一种温和、文雅、不急躁的气质。
在文学作品中,“娴静”常用来描绘女主角的性格,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被描述为娴静而多愁善感。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那么常用,但在描述一个人的性格或行为时,仍然是一个恰当的词汇。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教育学,可能会用这个词来描述一种理想的性格特质,有助于人际交往和自我修养。
同义词:文雅、温婉、恬静、淡雅 反义词:粗鲁、急躁、浮躁、喧闹
同义词中,“文雅”强调文化修养和举止得体,“温婉”强调温柔和婉约,“恬静”强调安静和平和,“淡雅”强调简单而不失优雅。反义词则分别从不同角度描述了与“娴静”相反的特质。
“娴静”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娴”字意为熟练、文雅,“静”字意为安静、平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娴静”被视为一种美德,特别是在女性教育中,强调女性应该具备这种文雅和安静的气质。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传统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规范。
“娴静”这个词给人一种平和、宁静的感觉,让人联想到清晨的阳光、轻柔的风或是静谧的花园。它唤起的是一种内心的平静和安宁,有助于缓解现代生活中的压力和紧张。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娴静”来形容那些在喧嚣中保持内心平静的人,或是那些在忙碌中依然能够保持优雅举止的人。这个词让我想到那些在快节奏生活中依然能够保持自我节奏的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娴静”:
晨曦微露,娴静如你,
在喧嚣中独守一隅宁静。
视觉上,“娴静”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幅描绘宁静花园的画作,或是清晨阳光透过树叶的斑驳光影。听觉上,它可能让人想到轻柔的古典音乐,或是鸟儿的轻鸣。
在英语中,“娴静”可以对应为“serene”或“tranquil”,这些词汇同样传达了一种平静和安宁的感觉,但在使用上可能更侧重于描述环境或心境,而不是人的性格特质。
通过对“娴静”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在描述人的性格和行为时的丰富内涵。它不仅是一个形容词,更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态度和人格特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精确地传达情感和描述人物。
1.
【娴】
(形声。从女,闲声。本义:文雅;柔美文静,庄重不轻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嫺,雅也。 、 《后汉书·马援传》注-嫺雅,犹沈静也。 、 张衡《上林赋》-若夫青琴、宓妃之徒,绝殊离俗,妖冶娴都。 、 《论衡·定贤》-或骨体娴丽。 、 曹植《静思赋》-夫何美女之娴妖,红颜晔而流光。
【组词】
娴婉、 娴丽
熟悉(掌握得熟練自如)。
【引证】
《明史 戚繼光传》-今邊兵惟習馬耳,未娴山战、林战、谷战之道也。 、 《畫图緣》-這花生,已弃詩书而娴韜略。 、 《史記賈屈原賈生列传》-娴于辭令。
【组词】
娴熟
2.
【静】
(形声。从青,争声。本义:彩色分布适当)。
安静;宁静。
【引证】
《诗·邶风·柏舟》-静言思之。 、 《国语·晋语》-宵静女德,以伏蛊慝。 、 《吕氏春秋·音律》-本朝不静。 、 《吕氏春秋·审分》-静乃明几。 、 《诗·郑风·女曰鸡鸣》-莫不静好。 、 晋·支遁《八关斋会诗序》-清和肃穆,莫不静畅。
【组词】
静雅、 静鞭、 静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