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0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1:55
词汇“取求”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组合,它可能是由两个单独的词汇“取”和“求”组合而成。为了深入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分别探讨这两个词汇,然后再考虑它们的组合含义。
通过对“取求”这两个词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在语言中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在实际应用中,它们不仅表达了基本的动作和行为,还蕴含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些词汇对于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和理解他人的意图至关重要。
1.
【取】
(会意。从又,从耳。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手(又),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古代作战,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本义:割下左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取,捕取也。 、 《周礼》-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者,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 《资治通鉴·唐纪》-取吴元济。
2.
【求】
(《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
“裘”的古字。皮衣。
【引证】
《汉书》-乐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