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9:19
“以玉抵鹊”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用玉石来换取喜鹊”,比喻用贵重的东西换取不值钱的东西,形容做事不划算或不恰当。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以玉抵鹊,非所宜也。”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讽刺那些不识货或不懂得珍惜的人。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形容某人做了不划算的交易或决策。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商业谈判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警示人们避免做出不经济的决策。
“以玉抵鹊”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文学作品和日常对话中,用以形容不划算的交易或决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社会中,它的应用场景更加广泛。
在**传统文化中,玉石象征着高贵和纯洁,而喜鹊则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因此,用玉石换取喜鹊在文化上是不合理的,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合理交易和价值判断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遗憾和惋惜的感觉,因为它描绘了一种不合理的交换行为。它提醒人们在做出决策时要考虑价值和后果,避免做出后悔的选择。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见过有人因为一时冲动而做出不理智的购买决策,事后后悔不已,这种行为就可以用“以玉抵鹊”来形容。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世间多少以玉抵鹊事,繁华落尽方知悔。”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手持珍贵的玉石,却用它换取了一只普通的喜鹊,这种画面给人一种不协调和遗憾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rading pearls for onions”,意思是用珍贵的东西换取不值钱的东西,但这个表达不如“以玉抵鹊”在汉语中那样形象和富有文化内涵。
“以玉抵鹊”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形容不划算交易的词汇,它还蕴含了文化价值和智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南越以孔雀珥门户,昆山之旁以玉璞抵乌鹊。
少时叶子九来以近刻诗见贻,开卷见得下叙,读之而叹。斯所谓昆山之人,~者也?
1.
【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引证】
《说文》-以,用也。 、 《小尔雅》-以,用也。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 《左传·定公十年》-封疆社稷是以。 、 蔡元培《图画》-纯以形式。 、 《论语》-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组词】
以手代足、 以疏间亲、 以耳为目、 以指测河
2.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3.
【抵】
(形声。从手,氐(dǐ)声。本义:挤,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抵,挤也。 、 《广雅》-抵,推也。 、 《汉书·梁怀王揖传》注-抵,距也。
【组词】
抵掎、 抵斥、 抵排
4.
【鹊】
(形声。从鸟,昔声。字本从隹,隶变作鸟。见《说文》“舃”字注。本义:喜鹊)。
同本义。
【引证】
《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 《礼记·月令·季冬》-鹊始巢。 、 宋·辛弃疾《西江月》诗-明月别枝惊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