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0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05:43
“欺主罔上”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欺骗主人,蒙蔽上级。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不忠诚、不诚实的行为,特别是指下属对上级的不诚实行为。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绘一个阴险狡诈的角色,或者用来批判某种不道德的行为。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警告或指责某人的不诚实行为。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商业,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述欺诈或不诚信的行为。
同义词:欺上瞒下、欺君罔上、欺上罔下 反义词:忠诚老实、诚实守信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境和强调的重点不同,但都指向不诚实的行为。反义词则强调诚实和忠诚的品质。
“欺主罔上”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由“欺”、“主”、“罔”、“上”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明确的意义。这个成语在古代文献中就有使用,如《左传》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意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忠诚和诚实是非常重要的道德标准。因此,“欺主罔上”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具有强烈的负面含义,常常被用来批判那些不遵守道德规范的人。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联想到的是不诚实、背叛和欺骗。它可能会让人感到愤怒或失望,尤其是在信任被背叛的情况下。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有人欺主罔上的行为,可能会感到非常失望和愤怒。例如,在工作中,如果发现同事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可能会选择揭露这种行为。
在诗歌中,可以将“欺主罔上”融入对不诚实行为的批判:
世间多少欺主事,
罔上之心不可留。
诚信为本方长久,
莫让虚伪染清流。
在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阴暗的角落、狡猾的笑容或隐藏的阴谋。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低沉的警告声或揭露真相的震撼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eceive one's superiors”或“betray one's master”,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含义相似。
“欺主罔上”这个成语在汉语中具有明确的负面含义,强调了忠诚和诚实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对不诚实行为的批判。通过对这个成语的深入学,可以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
谓贩鬻威权,奸自不露,欺主罔上,好议可掩。
1.
【欺】
(形声。从欠,其声。“欠”与出气、说话有关。本义:欺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欺,诈欺也。 、 《贾子道术》-仁义修立谓之任,反任为欺。 、 《京房易传》-禄不遂行兹谓欺。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徒见欺。
2.
【主】
件,桩。
【引证】
《儒林外史》-放着这样一主大财不会发,岂不是如入宝山空手回。
灌入 同: 注
【引证】
《荀子》-主量必平,似法。
3.
【罔】
(形声。从网,亡声。本义:渔猎用的网)。
同本义。同“网”。
【引证】
《易·系辞下》-[伏羲]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 《庄子·逍遥游》-死于罔罟。 、 《汉书·司马相如列传》-列卒满泽,罘罔弥山。 、 《孟子·梁惠王上》-是罔民也。 、
【组词】
罔置、 罔罟、 罔罗
4. 【上】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