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5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6:50:35
协私罔上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协同私利,欺骗上级”。这个成语描述的是一种不正当的行为,即下级或下属为了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与他人合谋,欺骗或误导上级领导,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文学作品中,协私罔上 可能用来描绘腐败或不诚实的官员或下属。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批评某人的不道德行为。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或管理学,这个词汇可能用于讨论组织内部的道德风险和治理问题。
协私罔上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官僚文化,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官员道德行为的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仅局限于官场,也适用于各种组织和团体。
在传统文化中,忠诚和正直被视为重要的道德品质。协私罔上** 这个成语的存在,反映了社会对于这些品质的重视,以及对于违背这些品质行为的批判。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诚实、背叛和腐败。它可能会引起人们的警惕和反感,因为它触及了社会道德的底线。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或听说某些人为了个人利益而采取不正当手段,这种行为就可以用协私罔上来形容。例如,在职场中,如果有人为了晋升而与他人合谋欺骗上级,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协私罔上。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权力的阴影下,
协私罔上,暗流涌动,
忠诚的灯塔,
在风中摇曳,岌岌可危。
想象一幅画面:一群人围坐在昏暗的房间里,低声密谋,他们的脸上带着狡猾的笑容。这种场景可以很好地体现协私罔上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低沉的耳语和阴谋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colluding for personal gain and deceiving superiors",虽然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其含义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
协私罔上 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任何组织或社会中都要警惕不诚实和不道德的行为。它不仅是语言学*的一部分,也是培养正直和责任感的重要工具。通过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我们可以更好地识别和抵制不正当行为,促进更加公正和透明的社会环境。
1.
【协】
(会意。从办,从十。办亦声。办(xié)表示同力。十,表示众多。合起来表示众人同力。本义:和睦;融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協,众之同和也。 、 《书·尧典》。传:“合也。”-协和万邦。 、 《书·洪范》。传:“和也。”-协用五纪。 、 《资治通鉴》-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 、 、 《太玄·数》-声律相协而八音生。
【组词】
协允、 协气、 协恭、 协睦;协畅;协调;协泰
2.
【私】
(形声。从禾,厶(sī)声。本义:禾;庄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盖禾有名私者也。”-私,禾也。北道名禾主人曰私主人。
3.
【罔】
(形声。从网,亡声。本义:渔猎用的网)。
同本义。同“网”。
【引证】
《易·系辞下》-[伏羲]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 《庄子·逍遥游》-死于罔罟。 、 《汉书·司马相如列传》-列卒满泽,罘罔弥山。 、 《孟子·梁惠王上》-是罔民也。 、
【组词】
罔置、 罔罟、 罔罗
4. 【上】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