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6 15:4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6 15:45:04
“举直措枉”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举荐正直的人,放置在邪恶的人之上”。这个成语强调的是通过选拔和安置正直的人来纠正和改善社会或组织中的不良现象。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描述一个英明的领导者或管理者如何通过正确的用人之道来改善局面。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赞扬某人在用人方面的明智决策。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政治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领导力和组织结构的问题。
同义词“任人唯贤”强调的是根据才能和品德来选拔人才,而“举直措枉”则更强调通过选拔正直的人来纠正不良现象。反义词“任人唯亲”和“用人唯私”则指的是根据个人关系或私利来选拔人才,与“举直措枉”形成鲜明对比。
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论语·为政》,其中孔子提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在历史上,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讨论政治和管理的智慧,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也有所扩展和深化。
在传统文化中,正直和公正被视为重要的道德品质。因此,“举直措枉”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它反映了人们对公正和正义的追求。
这个成语给人以正面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公正、明智和有效的领导。在个人思维和表达中,使用这个成语可以传达出对正直和公正的尊重和追求。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见证过一个团队领导通过举直措枉的方式,成功地改善了团队的工作氛围和效率。这个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这个成语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这个成语:
举直措枉,明君之道,
正直之心,照亮暗角。
贤才汇聚,邪恶退散,
公正之光,永照人间。
在视觉上,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公正的法官或领导者,他们的形象高大、正直,给人以安全感和信任感。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庄严的宣言或正义的呼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romote the righteous and demote the wicked”,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核心思想是相似的,即通过正确的用人之道来改善局面。
“举直措枉”这个成语在*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一个表达公正和明智领导的成语,也是一个反映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追求的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更好地传达对正直和公正的尊重和追求。
今天下缨緌搢绅,所以瞻仰明公者,以公聪明仁智,辅相汉朝,举直厝枉,致之雍熙也。
1.
【举】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舉(yǔ)声。本义:双手托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举,对举也。 、 《广韵》-举,擎也。 、 《庄子·逍遥游》-其坚不能自举也。 、 《史记·项羽本纪》-举所佩玉玦。
【组词】
举桉、 举案
2.
【直】
(会意。小篆字形,从L(yǐn),从十,从目。徐锴:“L,隐也,今十目所见是直也。”本义:不弯曲,与“枉”、“曲”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直,正见也。 、 《荀子·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 《左传·襄公七年》-正直为正,正曲为直。 、 《书》-木曰曲直。 、 《易·说卦》-巽为绳直。 、 《礼记·月令》-先定准直。 、 吴均《与朱元思书》-争高直指。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3.
【厝】
(形声。从厂(hǎn),昔声。“厂”,象山崖形。本义:磨刀石)。
同本义。一说相当于现在的金刚钻。
【引证】
《说文》。-厝,厉石也。 、 《诗·小雅·鹤鸣》-佗山之石,可以为厝。
4.
【枉】
(形声。从木,王声。本义:弯曲;不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枉,邪曲也。 、 《荀子·王霸》-是犹立直木而求其景之枉也。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枉道速祸。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枉用三尺。
【组词】
枉法营私、 枉矢、 枉径、 枉策、 枉路、 枉渚、 枉木、 枉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