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9:5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9:54:18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舉(yǔ)声。本义:双手托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举,对举也。 、 《广韵》-举,擎也。 、 《庄子·逍遥游》-其坚不能自举也。 、 《史记·项羽本纪》-举所佩玉玦。
【组词】
举桉、 举案
拿起;提起。
【引证】
《资治通鉴》-举全吴之地。 、 宋·苏洵《六国论》-举以予人。
【组词】
举白、 举踵、 举纲持领
飞,飞起;飘动。
【引证】
李清照《渔家傲》-九万里风鹏正举。
【组词】
举翮、 风举
升起;耸起。
【引证】
《诗·郑风》-叔籔,火烈具举。 、 《资治通鉴》-中江举帆。
仰起;抬起。
【引证】
唐·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组词】
举眼无亲、 举手加额
发问;动问。
【引证】
《礼记》。孔颖达疏:“举亦问也。客从外来,宜问路中寒热无恙,若主人未问,则客不可先问也。”-主人不问,客不先举。
推荐;选用。
【引证】
《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 《左传·襄公三年》-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 、 《孟子·告子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 、 、 《后汉书·张衡传》-举孝廉不行。
【组词】
举孝廉、 举保、 举主
提出;列举。
【引证】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举类迩而见义远。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举数人以训汝。
【组词】
举似、 举案、 举正、 举陈、 举驳、 举类
兴起;发动。
【引证】
《吕氏春秋·察今》-举事必循法。 、 《史记·陈涉世家》-举大计亦死。 、 《汉书·食货志》引汉·贾谊《论积贮疏》-并举而争起。
【组词】
举大事、 举大计
施行;办理。
【引证】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举先王之政。
攻克;占领。
【引证】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一战而举鄢郢。 、 汉·贾谊《过秦论》-西举巴蜀。 、 唐·杜牧《阿房宫赋》-戊卒叫,函谷举。 、 《汉书》-且秦举咸阳而弃之,何但越也。
成就;成功。
【引证】
《史记·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参加科举考试。
【引证】
唐·李朝威《柳毅传》-应举下第。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岛初赴举。 、 清·周容《芋老人传》-乙先得举。 、 《明史》-举乡试。
又如:举进士;举首(科举考试的第一名)。
取;拾取。
【引证】
《吕氏春秋》。高诱注:“举,取也。”-财务之遗者,民莫之举。
攀援。
【引证】
《淮南子》-木熙者,举梧槚。
耸立,突起。
【引证】
《水经注》-河水翼岸夹山,巍峰峻举。
成立,站得住脚。
【引证】
晋·陆机《文赋》-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
记录;登记。
【引证】
《商君书》-举口数,生者著,死民者削。
谈论;称引。
【引证】
唐·韩愈《原道》-不惟举之于其口,而又笔之于其书。
复兴。
【引证】
《礼记》-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
祭祀。
【引证】
《诗·大雅》-靡神不举,靡爱斯牲。 、 《礼记》-山川神袛有不举者为不敬。
没收。
【引证】
《周礼》-凡货不出于关者,举其货,罚其人。
吃丰盛的饮食。
【引证】
《周礼》-王日一举,鼎十有二,物皆有俎。
轻手诊脉。
【引证】
《中国医学大辞典》-举,轻手诊脉之法。
榉柳。
肺脊;骨体正脊。
【引证】
《仪礼》-佐食受牢举如傧。
古代词性术语之一,相当于现在的名词。
古代重量单位,一举重三两。
全。
【引证】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举家锦衣玉食。 、 《聊斋志异·促织》-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
【组词】
举门、 举时、 举族
皆,都。
【引证】
《孟子·梁惠王下》-举疾首蹙頞。 、 《孟子·梁惠王下》-举欣欣然有喜色。 、 《史记·项羽本纪》-杀人如不能举。
姓。
《论语·述而》:“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 选拔、推举
《史记·项羽本纪》:“举大计亦死,死国可乎?” —— 发动、举行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举以败国,将何贺焉?” —— 提出、列举
《文心雕龙·神思》:“举类迩而见义远。” —— 举出、引用
《红楼梦》第三回:“举眼一看,只见满屋里珠光宝气。” —— 抬起、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