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47: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47:06
“五方杂厝”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五个方向的杂物堆放在一起。基本含义是指东西杂乱无章,没有条理,混杂在一起。
在文学作品中,“五方杂厝”常用来形容场景的杂乱无序,如描述一个旧仓库或废弃的房间。在口语中,这个词组可能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思维混乱或生活环境的无序。在专业领域,如城市规划或室内设计,这个词组可能用来批评布局不合理或空间利用不当。
同义词:杂乱无章、乱七八糟、一团糟 反义词:井井有条、整齐划一、有条不紊
“五方杂厝”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由“五方”(指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和“杂厝”(指杂乱堆放)组合而成。在古代文献中较少见,可能是在近现代逐渐被广泛使用的。
在*传统文化中,有序和整洁被视为美德,因此“五方杂厝”常带有负面含义,暗示缺乏管理和秩序。在现代社会,这个词组也常用来批评城市规划或个人生活惯的无序。
“五方杂厝”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如混乱、无序、压抑。联想可能包括杂乱的房间、拥挤的市场或混乱的思维。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搬家时物品五方杂厝的情况,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整理和分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五方杂厝的旧梦,尘封在岁月的角落,一缕阳光,照亮了往昔的混乱。”
视觉上,“五方杂厝”可能让人联想到杂乱的物品堆放,如旧书、破家具和废弃的玩具。听觉上,可能是嘈杂的声音,如物品碰撞的声音或人们在混乱中交谈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mess”或“clutter”,但这些词汇没有“五方杂厝”那样具体指向方向的杂乱。
“五方杂厝”这个词汇在描述混乱和无序的场景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视觉上的杂乱,还暗示了管理和秩序的缺失。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描述的层次和深度。
是故五方杂厝,风俗不纯。
1.
【五】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 、 《诗·齐风·南山》-葛屦五两。 、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四加一的和。
【引证】
《广韵》-五,数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唐·李朝威《柳毅传》-塞其五山。 、 宋·苏洵《六国论》-五战于秦。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起则五六揖。 、 清·方苞《狱中杂记》-监五室。
2.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
3.
【杂】
(形声。从衣,集声。本义:五彩相合)。
同本义。
【引证】
《周礼·考工记》-画绘之事,杂五色。
4.
【厝】
(形声。从厂(hǎn),昔声。“厂”,象山崖形。本义:磨刀石)。
同本义。一说相当于现在的金刚钻。
【引证】
《说文》。-厝,厉石也。 、 《诗·小雅·鹤鸣》-佗山之石,可以为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