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2:3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2:37:19
北辰:字面意思是指北方的星辰,特指北斗七星中的北极星。在古代天文学中,北极星是天空中最稳定的参照点,因为它几乎不动,其他星辰都围绕它旋转。因此,“北辰”也常用来比喻领导者或核心人物。
“北辰”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用于描述天文学中的北极星。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比喻意义逐渐扩展,用来形容在某一领域或团体中的核心人物或领导者。
在**文化中,“北辰”常与儒家思想中的“中庸”和“稳定”相联系。它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状态,即在变动中保持稳定和指引方向的能力。
“北辰”给人以稳定、可靠和指引的联想。它让人想到在迷茫或困难时刻的指引者,带来一种安心和信任感。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一位领导,他的决策和方向感如同北辰,引领我们团队度过了多次危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北辰”:
夜空中,北辰闪烁, 如同心中的灯塔, 指引着迷航的船只, 穿越黑暗,抵达彼岸。
在西方文化中,北极星同样具有指引和稳定的象征意义,常被称为“Polaris”或“North Star”。在航海和文学中,它也常被用来比喻指引和方向。
“北辰”不仅是一个天文学术语,更是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词汇。它代表了稳定、指引和核心,无论是在文学、口语还是专业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对“北辰”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语言和文化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在表达中的灵活性和深度。
1.
【北】
方位名。与“南”相对。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人坐立皆面明背暗,故以背为南北之北。 、 《老子》。王力按,山北为阴,山南为阳,老子的话等于说万物负背而抱南。-万物负阴而抱阳。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然则北通巫峡。 、 宋·苏轼《石钟山记》-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 《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北向坐。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北向。
【组词】
正北;西北;东北;北邙、 北闱(清代在顺天(今北京)的乡试称“北闱”,在江宁(今南京)的乡试称“南闱”、 北里、 北阙、 北鄙、 北雍、 北邙乡女、 北津
败逃的军队。
【引证】
《战国策·燕策一》-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
2.
【辰】
(象形。金文字形,是蛤蚌壳之类软体动物的形象,“蜃”的本字。后经假借而产生了其他用法。本义;蛤蚌之类的软体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辰,有身也。 、 《史记·律书》-辰者,言万物之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