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3:1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3:18:06
“恶迹昭着”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恶劣的行为或罪行非常明显,无法掩盖。这个成语强调了某人的不良行为已经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通常用来形容那些罪行累累、恶名昭彰的人或组织。
在文学作品中,“恶迹昭着”常用于描述反面角色或邪恶势力,强调其罪行的严重性和广泛性。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于谴责某人的不良行为,或者在新闻报道中描述犯罪分子的行为。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道德伦理讨论中,这个成语可能用于强调行为的不可容忍性。
同义词:罪大恶极、罪恶滔天、恶贯满盈
反义词:清白无辜、德高望重
“恶迹昭着”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恶迹”指的是恶劣的行为,“昭着”意味着明显或显著。这个成语在历史上一直用于描述那些行为极其恶劣的人或**,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语境有所扩展。
在**文化中,强调道德和伦理的重要性,因此“恶迹昭着”这样的成语在社会道德评判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用于法律和道德的讨论,也常用于日常交流中,作为一种道德谴责的手段。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强烈的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罪恶、不公和道德败坏。它可能引发人们对正义和道德的思考,以及对那些行为恶劣者的谴责。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讨论社会新闻或历史**时使用这个成语,以表达对某些恶劣行为的强烈不满和谴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那黑暗的角落,恶迹昭着,
罪恶的阴影,笼罩着无辜的灵魂。
正义的光芒,终将穿透阴霾,
洗净这世间的污秽,重归清明。
视觉上,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黑暗、阴森的场景,如监狱、犯罪现场等。听觉上,可能让人联想到警笛声、审判的锤声等,强调法律和正义的力量。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notorious for his evil deeds”或“his crimes are well-known”,都强调了行为的恶劣和广泛认知。
“恶迹昭着”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强有力的表达,用于描述那些行为极其恶劣且广为人知的人或*。它在文学、口语和专业讨论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能够有效地传达强烈的道德谴责和正义诉求。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对于提升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1.
【恶】
讨厌;憎恶。
【引证】
《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 、 《论语·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诚好恶何如。 、 清·黄宗羲《原君》-好逸恶劳。 、
【组词】
甚恶、 恶忌、 恶生、 恶不去善、 恶杀、 恶紫夺朱、 恶嫌、 恶惮、 恶识、 恶上、 这人真可恶;憎恶、 深恶痛绝;恶恶
嫉妒。
【引证】
《资治通鉴》-[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2.
【迹】
同本义。
【引证】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赵主父令工施钩梯而缘播吾(山名),刻疏人迹其上。
【组词】
浪迹天涯;人迹、 人迹罕至;迹蹈、 迹状、 迹响
留下的印子。
【引证】
《聊斋志异·促织》-蟆入草间,蹑迹披求。
【组词】
痕迹;血迹;笔迹;墨迹
3.
【昭】
(形声。从日,召声。本义:明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昭,日明也。 、 《诗·大雅·云汉》-倬彼云汉,昭回于天。 、 《楚辞·大招》-青春受谢,白日昭只。
【组词】
昭式、 昭列、 昭衍、 昭亮、 昭美
4.
【着】
(着为著的俗字)。
穿。
【引证】
《资治通鉴》-恂常私着胡服。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 《二刻拍案惊奇》-说着了小服,从西门进来了。
【组词】
着衣、 着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