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2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26:28
“不留痕迹”字面意思是指在进行某项活动或行为时,不留下任何可以被察觉或追踪的迹象。基本含义是指行为或活动非常隐秘,不会在物理环境或社会环境中留下任何痕迹。
“不留痕迹”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是一个相对固定的表达,其字面意思和实际使用中的含义基本一致。这个词组的使用历史悠久,源自于对隐秘和谨慎行为的描述。
在东方文化中,尤其是**文化中,“不留痕迹”常常与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相联系,强调行为的自然和隐秘,不留下人为的痕迹。
这个词组给人以神秘和隐秘的感觉,可能会联想到侦探、**等形象,以及那些在幕后操作、不为人知的高手。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词组来形容那些做事非常干净利落、不留后患的人或行为。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他的爱如夜风轻拂,不留痕迹,却温暖了心房。”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片被风吹过的沙滩,没有任何脚印;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夜晚的寂静,没有任何声响。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eave no trace”,在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中,这个概念都是用来描述行为的隐秘性和不可追踪性。
“不留痕迹”这个词组在描述隐秘和谨慎行为时非常有用,它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专业领域中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了解和掌握这个词组,对于丰富语言表达和理解特定语境下的含义非常有帮助。
你甚至能和办公室里那些和你一样闲得难受的同事讨论怎么才能不留痕迹地杀人丝毫不会引起怀疑。
他办事彻底~。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留】
(会意。从田,从丣,丣亦(yǒu)声。从“田”,表示停留的地方。本义:停留,留下)。
同本义(停止在某一处所,含有不动的意思)。
【引证】
《说文》-畱,止也。 、 《战国策·秦策》-令之留于酸枣。 、 《楚辞·云中君》-灵连蜷兮既留。 、 《素问·虐论》-风气留其处。 、 《史记·项羽本纪》-乃令张良留谢。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 、 《资治通鉴·唐纪》-留五百人。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雪上空留。 、 明·于谦《石灰吟》-要留清白在人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留像于馆。
【组词】
逗留、 留舍、 留住、 留居、 留身、 留客住
3.
【痕】
(形声。从疒(chuáng),表示与疾病有关,艮(gèn)声。本义:疮伤痊愈后留下的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痕,胝瘢也。 、 《通俗文》-创瘢曰痕。
【组词】
痕瑕、 痕挞、 痕瘕、 伤痕
4.
【迹】
同本义。
【引证】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赵主父令工施钩梯而缘播吾(山名),刻疏人迹其上。
【组词】
浪迹天涯;人迹、 人迹罕至;迹蹈、 迹状、 迹响
留下的印子。
【引证】
《聊斋志异·促织》-蟆入草间,蹑迹披求。
【组词】
痕迹;血迹;笔迹;墨迹
1. 【痕迹】 物体留下的印儿车轮的~丨白衬衣上有墨水~; 残存的迹象这个山村,旧日的~几乎完全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