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3:14: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3:14:29
“吴带当风”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唐代画家吴道子的画风。字面意思是“吴道子画的衣带仿佛能随风飘动”,用来形容画作或艺术作品非常生动,仿佛具有生命力,能够随风而动。
在文学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的生动和逼真。在口语中,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动作或姿态非常优雅、自然。在专业领域,如美术评论中,这个成语被用来评价艺术家的技艺高超,作品栩栩如生。
“吴带当风”源自唐代画家吴道子的画风,他擅长画人物,尤其是衣带的飘逸感。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用来形容艺术作品的生动和逼真,逐渐成为评价艺术作品的一个标准。
在文化中,吴道子被尊为“画圣”,他的画风对后世影响深远。因此,“吴带当风”这个成语也承载了对传统绘画艺术的尊重和推崇。
这个成语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联想,让人想到优雅、自然和生动的艺术作品。它激发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
在参观艺术展览时,我曾看到一幅画作,其中的人物衣带飘逸,仿佛随风而动,让我不禁想起了“吴带当风”这个成语,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画中仙子衣带飘,吴带当风舞翩跹。”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作中的人物衣带随风飘动的场景,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结合音乐,可以想象一段轻柔的音乐,仿佛衣带随风飘动的声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s if alive”或“full of life”,用来形容艺术作品的生动和逼真。
“吴带当风”这个成语不仅是对艺术作品的赞美,也是对*传统绘画艺术的传承和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丰富了我们的词汇,增强了我们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吴带当风,曹衣出水。
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15章:“风采盎然,碧罗为衣,颇得‘~’之致。”
1.
【吴】
(会意。从口,从矢。矢(zè),象头的动作。合起来表示晃着头大声说话。本义:大声说话,喧哗) 同本义。
【引证】
《诗·周颂·丝衣》。传:“吴,哗也。”-不吴不敖,胡考之休。
2.
【带】
(象形。小篆字形,上面表示束在腰间的一根带子和用带的两端打成的结。下面象垂下的须子,有装饰作用。本义:大带,束衣的腰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带,绅也。上象系佩之形。佩必有巾,从重巾。 、 《仪礼·士虞礼记》-不说带。 、 《诗·卫风·有狐》-之子无带。 、 《左传·桓公二年》-带裳幅舄。 、 《世说新语·文学》-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 、 《墨子·公输》-子墨子解带围城。
【组词】
带冕、 带围、 带钩、 带头
3.
【当】
主领;典领。
【引证】
扬雄《甘泉赋》-诏招摇与太阴兮,伏钩使当兵。
抵押,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引证】
《左传·哀公八年》-以王子姑曹当之,而后止。 、 《后汉书·刘虞传》-虞所赍赏,典当胡夷。 、 唐·白居易《自咏老身示家属》-走笔还诗债,中由衣当药钱。
【组词】
当衣服;他把房子当了
4.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