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2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29:57
吴市之箫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在吴市吹箫”。这个成语源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的故事,讲述了伍子胥在吴市吹箫乞讨,表达了他曾经的悲惨境遇和对未来的期望。基本含义是指在困境中保持高洁的品格,或者形容人从高处跌落到低处。
吴市之箫源自伍子胥的故事,伍子胥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大夫,因被陷害而流亡,曾在吴市吹箫乞讨。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用来形容人在逆境中保持高尚品格。
在文化中,吴市之箫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高洁的品格,尤其是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这个成语也反映了人对道德和品格的重视。
吴市之箫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佩和同情。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尊严和信念的人,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和尊重。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朋友在失业后依然保持着积极的态度,他就像吴市之箫一样,即使在低谷也不失其志。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吴市之箫声,悠扬在心间, 逆境中不屈,高洁永流传。”
吴市之箫让我联想到古代街头的景象,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子吹着箫,声音凄凉而坚定。这种画面和声音传达了一种坚韧和尊严的情感。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成语可能是“从高处跌落”(fall from grace),用来形容某人从高位或荣耀中跌落,但缺乏吴市之箫中蕴含的高洁和坚韧的品格。
吴市之箫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一个历史故事,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提醒我们在逆境中保持尊严和信念,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都是宝贵的。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更深刻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沉冤望雪,曾传吴市之箫;急难号天,爱下秦庭之泪。
1.
【吴】
(会意。从口,从矢。矢(zè),象头的动作。合起来表示晃着头大声说话。本义:大声说话,喧哗) 同本义。
【引证】
《诗·周颂·丝衣》。传:“吴,哗也。”-不吴不敖,胡考之休。
2.
【市】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之”(往),下面是“兮”,表市场嘈杂声。本义:市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者神农作市,或曰祝融也。-市,买卖之所也。 、 《管子·乘马》-市者,货之准也。 、 《周礼·司市》-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因井田以为市,故俗语曰市井。 、 《论语》-肆之市朝。 、 《孟子·梁惠王上》-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市南门外泥歇。 、 明·刘基《卖柑者言》-置于市,贾十倍。
【组词】
市征、 市曹、 市声、 市人、 市吏、 市刑、 市司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箫】
(形声。从竹,肃声。从竹,与乐器有关。本义:洞箫,竹制的管乐器)。
同本义 。管乐器名,古代的排箫是许多管子排在一起的,后世用一根管子。竖着吹的叫洞箫。
【引证】
《说文》-箫,参差管乐也。象凤之翼。 、 《周礼·小师》。注:“编小竹。”-箫管弦歌。 、 《淮南子·齐俗》-若风之过箫。 、 《五经通义》-箫,编竹为之。长尺五寸。 、 唐·韩愈《梁国惠康公主挽歌》-秦地吹箫女,湘波鼓瑟妃。 、 唐·李朝威《柳毅传》-箫韶以随。
【组词】
箫韶、 箫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