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5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54:21
“东吴”一词的字面意思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个政权,主要存在于三国时期,由孙权建立,定都建业(今南京)。东吴是三国之一,与曹魏和蜀汉并立。
在文学中,“东吴”常被用来指代三国时期的吴国,如在《三国演义》中频繁出现。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提及三国历史时,人们可能会提到东吴。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和考古学,东吴作为一个历史实体,是研究的重要对象。
同义词:吴国、孙吴 反义词:曹魏、蜀汉(在三国时期的政治对立意义上)
“东吴”一词源于**古代地理名称,原指长江下游地区,后特指孙权建立的政权。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个词逐渐固定为指代三国时期的吴国。
在文化中,东吴与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如孙权、周瑜、陆逊等紧密相关,这些人物在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具有重要地位。东吴的历史故事在社会中广泛流传,影响深远。
提到“东吴”,人们可能会联想到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智谋策略和战争场面。这些联想往往带有一定的浪漫化和理想化色彩,激发人们对历史的兴趣和想象。
在学*和研究历史时,我经常遇到“东吴”这个词,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和历史。
在创作一首关于三国历史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使用“东吴”:
东吴水波映英雄,
赤壁火光映天红。
孙权智谋定江山,
千古风流人物中。
提到“东吴”,我可能会联想到江南水乡的画面,以及古筝或琵琶演奏的古典音乐,这些都能唤起对那个时代的想象和情感。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东吴”的词汇,但可以通过介绍三国历史来让其他文化背景的人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重要性。
“东吴”作为一个历史词汇,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也激发了人们对那个时代的想象和探索。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历史和文化。
1.
【东】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东,动也。 、 《白虎通·五行》-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 、 《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东方木也。 、 《广雅·释天》-东君,日也。 、 《易·既济》。虞注:“震为东。”-东邻。 、 《白虎通·情性》-东方者,阳也。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组词】
关东;旭日东升;东夏、 东朝、 东极、 东君、 东坦、 东裔、 东村女、 东方作、 东记
2.
【吴】
(会意。从口,从矢。矢(zè),象头的动作。合起来表示晃着头大声说话。本义:大声说话,喧哗) 同本义。
【引证】
《诗·周颂·丝衣》。传:“吴,哗也。”-不吴不敖,胡考之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