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9 09:4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9 09:47:12
“伪满”一词通常指的是“伪满洲国”,这是一个在1932年至1945年间,由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地区扶植建立的一个傀儡政权。这个政权名义上由清朝末代溥仪担任国家元首,但实际上完全受日本控制。
在历史学、政治学和国际关系等领域,“伪满”是一个专业术语,用于指代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权。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描述那个时代的背景或人物经历。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比喻任何被外部力量控制的虚假政权或组织。
同义词:傀儡政权、伪政权 反义词:合法政权、独立政权
同义词“傀儡政权”和“伪政权”都强调了政权的非自主性和虚假性,而反义词则强调政权的合法性和独立性。
“伪满”一词的“伪”字来源于汉语,意为虚假、不真实。“满”则指“满洲”,即**东北地区。这个词是在日本侵华时期形成的,用以描述那个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政权。
在**,“伪满”一词带有强烈的负面色彩,因为它代表了外来侵略和民族屈辱。在教育和历史叙述中,这个词常被用来教育后代不忘国耻,激发爱国情感。
提到“伪满”,很多人会联想到战争、苦难和民族抗争。这个词可能会引起悲伤、愤怒或坚定的情感反应,尤其是在了解那段历史的人群中。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家庭中有长辈经历过伪满时期,这个词可能会与家族历史和个人记忆紧密相连。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伪满”来象征历史的沉重和民族的坚韧:
在那伪满的岁月里, 民族的脊梁未曾弯曲, 历史的重担, 铸就了今日的坚强。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黑白的历史照片,展示那个时代的苦难和斗争。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老电影中的战争炮火声或人们的呼喊声。
在其他语言中,如日语,可能会用“満州国”(Manshūkoku)来指代伪满洲国,但其含义和情感色彩可能与**文化中的“伪满”有所不同。
“伪满”这个词不仅是历史的一个标记,也是民族记忆的一部分。它提醒我们不忘历史,珍惜和平,同时也展示了语言在表达复杂历史情感中的力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刻地把握文化内涵和社会情感。
1.
【伪】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为,为亦声。本义:欺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锴曰:“伪者,人为之,非天真也。”-伪,诈也。 、 《礼记·月令》-无或诈伪淫巧。 、 《荀子·性恶篇》-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组词】
伪诈、 伪怠、 伪服、 伪人、 伪巧、 伪臣、 伪民、 伪行
2.
【满】
(形声。本义:填满,布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满,盈溢也。 、 《庄子·列御寇》-无几何而往,则户外之屦满矣。 、 《墨子·公输》-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 、 《韩非子·扬权》-奸邪满侧。 、 唐·许浑《咸阳城东楼》-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宋·张俞《蚕妇》-归来泪满巾。 、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蒌蒿满地。 、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组词】
满口胡柴、 满坑满谷、 满面生花、 满天星、 满眼、 满堂、 满衍、 满肚子、 满实、 满怀信心、 满脸春色、 满听、 满溢、 满生生、 满心、 满礼、 满顶、 满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