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03: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03:03
捶胸跌足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用手捶打胸部,用脚跺地。这个动作通常表达极度的悲痛、悔恨或愤怒。基本含义是指情绪激动到了极点,以至于无法自控地表现出身体上的剧烈反应。
“捶胸跌足”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对情绪表达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极端情绪反应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捶胸跌足常被视为一种传统的情绪表达方式,尤其是在戏剧和文学作品中。它反映了人们对情感表达的重视和传统的表现形式。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强烈的同情和理解。它让我联想到人们在面对无法承受的打击时的无助和绝望。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见过一位朋友因为失去了亲人而捶胸跌足,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个成语所表达的情感深度。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时,他捶胸跌足,泪如雨下,心中的痛楚无人能解。”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悲伤中捶打自己的胸部,跺脚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伴随着哭泣声和沉重的呼吸声。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情绪表达可能是撕扯头发或跪地哭泣,虽然动作不同,但表达的情感是相似的。
“捶胸跌足”这个成语深刻地描绘了人在极端情绪下的身体反应,它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通过学*和理解这个成语,我更加意识到语言在表达情感和描绘人性方面的丰富性和深度。
只落的捶胸跌足空流泪。
老翁~道:‘眼面前错过了仙缘,悔之何及!’
1.
【捶】
(形声。从手,垂声。本义:棒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捶,以杖击也。 、 《荀子·正论》。注:“捶笞皆杖击也。”-捶笞膑脚。
【组词】
捶鼓;捶衣裳;捶楚
2.
【胸】
(形声。从肉,匈声。本作“匈”,胸是后起字。本义:胸膛)。
同本义。
【引证】
《素问·腹中论》-胸满腹胀。 、 宋·宋慈《洗冤录》-两手紧抱胸前。
【组词】
胸雪
3.
【跌】
(形声。从足,失声。本义:失足摔倒)。
同本义。
【引证】
《通俗文》-失蹑曰跌。 、 《汉书·晁错传》。注:“足失据也。”-跌而不振。 、 《淮南子·缪称》-若跌而据。
【组词】
他跌伤了;跌磕、 跌翻、 跌跌滚滚、 跌跌爬爬、 跌坐
4.
【足】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
【引证】
《说文》。按,膝下至跖之总名也。从止,即趾字,从口,象膝形。-足,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 、 《易·说卦》-震为足。 、 《大戴礼记》-足恭而口圣。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手足胼胝,面目黧。 、 《韩非子》-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 《荀子·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折臂断足。 、 清·魏学洢《核舟记》-东坡现右足。 、 、
【组词】
足心、 足炉、 足不出户、 足衣、 足音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