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1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19:10
佐使 这个词在汉语中通常指的是辅助或协助的意思,特别是在行政或管理领域中,指辅助主要负责人或领导者的人。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辅助使者”或“辅助执行者”。
“佐使”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佐”意为辅助,“使”意为执行或使者。在古代文献和历史记载中,这个词常用来描述辅助性或执行性的角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含义有所扩展,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佐使”常与忠诚、辅助和执行力等价值观联系在一起。在历史故事和文学作品中,佐使角色往往被描绘为忠诚且能干的助手,对主要角色的成功起到关键作用。
“佐使”这个词给人一种稳定、可靠和辅助性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团队合作和辅助性角色在组织中的重要性。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家公司担任项目助理,我的角色类似于项目经理的“佐使”,负责协调资源和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在诗歌中,可以将“佐使”融入描述忠诚和辅助的意象中:
星辰佐使夜空,
忠诚守护无言。
光芒虽微,
却照亮前行之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古代官员在朝廷中辅助**的场景,或者在现代办公室中,一位助理在忙碌地协助经理。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古代朝堂上的讨论声或现代办公室的键盘敲击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assistant”或“deputy”,它们在不同文化中也有类似的辅助性含义,但具体用法和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佐使”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它不仅描述了一个辅助性的角色,还体现了忠诚和执行力的价值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可以帮助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辅助性角色在不同领域的重要性。
1.
【佐】
(本作左。形声。从人,左声。本义:辅助,帮助)。
同本义(古人以“右”为尊,“左”为卑。“佐”常用于下对上、弱对强的帮助。上对下,强对弱时用“佑”)。
【引证】
《广雅》-佐,助也。 、 《墨子·贵义》-故周公旦佐相天子。 、 《史记·陈涉世家》-陈胜佐之。 、 《周礼·天官》-太宰之职,常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 、 《国语·周语下》-四岳佐之。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予佐尔贾。 、 蔡元培《图画》-佐以科学。 、 清·周容《芋老人传》-佐读勤苦。
【组词】
佐理、 佐事、 佐戎、 佐相、 佐佑、 佐检、 佐州、 佐谋、 佐治
2.
【使】
(形声。从人,吏声。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命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伶者,令也。-使,伶也。 、 《礼记·表记》。注:“谓使之聘问师役之属也。”-故君使其臣。 、 《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史记·屈原列传》-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 《史记·魏公子列传》-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
【组词】
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