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2:4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2:41:36
“了然于胸”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某件事情或某个知识非常清楚,完全掌握在心中。这个成语强调了对某事物的深刻理解和完全把握,通常用来形容对某事非常熟悉,心中有数。
在文学作品中,“了然于胸”常用来形容主人公对复杂情况的深刻理解和应对自如。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某个话题或情况的完全掌握。在专业领域,如教育、科研等,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专家对专业知识的精通。
同义词:心中有数、胸有成竹、了如指掌
反义词:一知半解、茫然无知
“了然于胸”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中对内心状态和知识掌握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表达深刻理解和完全掌握的常用语。
在**文化中,强调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了然于胸”这个成语在教育和学术领域中尤为常见,体现了对专业知识的尊重和追求。
这个成语给人以稳重、自信的感觉,联想到了一个深思熟虑、知识渊博的形象。在使用时,它能够传递出一种对事物深刻理解和把握的自信。
在学*和工作中,我经常努力让自己对所学知识“了然于胸”,这样在面对问题时能够迅速找到解决方案,提高效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知识的海洋,我已了然于胸,波涛中的每一朵浪花,都是我心中的明灯。”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个智者在灯下读书,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沉稳而有节奏的读书声,或是智者深思时的沉默。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ave it all figured out”或“know it like the back of one's hand”,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对某事物的深刻理解和完全掌握。
“了然于胸”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帮助我准确表达对知识的掌握,也激励我在学和工作中追求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成语,我更加意识到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精确性在沟通中的重要性。
夫经略大事……智者了然于胸。
怎样钦差就赏识,怎样钦差就批驳,他能~,预备停当。
1. 【了】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 用在句子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或出现新的情况。
2.
【然】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引证】
《说文》-然,烧也。
3.
【于】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往;去。
【引证】
《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书·大诰》-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
4.
【胸】
(形声。从肉,匈声。本作“匈”,胸是后起字。本义:胸膛)。
同本义。
【引证】
《素问·腹中论》-胸满腹胀。 、 宋·宋慈《洗冤录》-两手紧抱胸前。
【组词】
胸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