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0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03:45
词汇“嚼腭捶床”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从字面上看,“嚼腭”指的是咀嚼时牙齿咬合的动作,而“捶床”则是指用手捶打床铺。将这两个动作结合在一起,可能是用来形容极度愤怒或焦虑时的一种身体反应。
由于“嚼腭捶床”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几乎没有特定的使用语境。如果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可能是用来形容人物在极度愤怒或焦虑时的行为。
由于“嚼腭捶床”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词源和历史演变不详。可能是由两个描述具体动作的词汇组合而成。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这种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些极端情绪下的行为,但并不常见。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极度愤怒或焦虑的情绪,以及随之而来的身体反应。它可能让人感到紧张或不安。
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之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嚼腭捶床”用作形容人物在极端情绪下的行为,增加文本的生动性和情感深度。
结合图片或视频,可以展示一个人在极度愤怒或焦虑时的身体反应,如紧咬牙关和捶打床铺的动作。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情绪和行为可以用其他词汇或表达方式来描述。
“嚼腭捶床”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可以用来形容人在极端情绪下的身体反应。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对语言多样性和情感表达的理解。
1.
【嚼】
义同“嚼(jiáo),用于某些复合词和成语。
【引证】
《玉篇》-嚼,噬嚼也。 、 《通俗文》-咀啮曰嚼。 、 《尔雅·释兽》。注:“食之已久,复出嚼之。”-牛曰齝。
【组词】
咀嚼;嚼血、 过屠门而大嚼
2.
【腭】
(形声。从肉,咢声。本义:口腔的上膛。前部称硬腭,后部称软腭)同本义。
【引证】
《徐霞客游记》-余循龟之南,见其腭中沸水,其上唇覆出,为人击缺。
3.
【捶】
(形声。从手,垂声。本义:棒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捶,以杖击也。 、 《荀子·正论》。注:“捶笞皆杖击也。”-捶笞膑脚。
【组词】
捶鼓;捶衣裳;捶楚
4.
【床】
(形声。从木,爿(pán)声。本义:坐卧的器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牀,安身之坐也。从木,片声。字亦作床。古闲居坐于牀,隐于几,不垂足,夜则寝,晨兴则敛枕簟。 、 《易·剥牀》王注?-在下而安者也。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组词】
单人床;双人床;帆布床;折叠床;卧病在床;床裙、 床地平、 床背阁、 床上安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