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1:33
捶胸顿脚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用手捶打胸部,用脚跺地。这个动作通常表达极度的悲痛、愤怒或懊悔。基本含义是指某人因为强烈的情感而做出激烈的身体反应。
“捶胸顿脚”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可能源自古代人们对强烈情感的自然反应。在古代文学和戏剧中,这个动作常被用来表现角色的情感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汉语中,但其基本含义和用法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捶胸顿脚常与悲剧和哀伤联系在一起,是表达强烈情感的一种传统方式。在社会交往中,这个成语也被用来形容某人因为某事非常懊恼或愤怒。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强烈的悲痛和懊悔。联想上,我会想到古代戏剧中的悲剧场景,以及现代人在面对重大损失时的情感爆发。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见过一位朋友因为丢失了重要的物品而捶胸顿脚,表达了他的极度懊悔和自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当夜幕降临,星辰黯淡,我捶胸顿脚,为逝去的时光哀叹。”
视觉上,我会联想到一个人在悲伤中捶打自己的胸部和跺脚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沉重的脚步声和捶打胸部的声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eat one's breast”,也是一种表达极度悲痛的动作。然而,“捶胸顿脚”更强调了脚的动作,这在西方表达中较少见。
通过对“捶胸顿脚”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成语在表达强烈情感方面的作用。它在文学和日常交流中都是一个有力的表达工具,能够生动地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为我提供了一种丰富的情感表达方式。
老寿说到这里,心里像是插了一把刀,他~地干号了起来。
1.
【捶】
(形声。从手,垂声。本义:棒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捶,以杖击也。 、 《荀子·正论》。注:“捶笞皆杖击也。”-捶笞膑脚。
【组词】
捶鼓;捶衣裳;捶楚
2.
【胸】
(形声。从肉,匈声。本作“匈”,胸是后起字。本义:胸膛)。
同本义。
【引证】
《素问·腹中论》-胸满腹胀。 、 宋·宋慈《洗冤录》-两手紧抱胸前。
【组词】
胸雪
3.
【顿】
(形声。从页(xié),屯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叩头,磕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顿,下首也。 、 《周礼·大祝》。注:“拜头叩地也。”-二曰顿首。
【组词】
顿颡、 顿筑、 顿头、 顿膝
4.
【脚】
传统戏曲中的人物类型。
【引证】
《说文》-崛,山短高也。 、 《埤苍》-崛,特立也。 、 张衡《西京赋》-神明崛其特起。 、 《文选·扬雄·甘泉赋》-洪台崛其独出兮。
【组词】
脚儿、 脚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