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3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32:48
“争红斗紫”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在色彩上争相展现红色和紫色,通常用来比喻人们在某些场合或活动中争相表现自己,力求出类拔萃。这个词汇强调的是一种竞争和争胜的心态。
在文学作品中,“争红斗紫”常用来形容花朵在春天竞相开放,或者比喻人们在各种竞赛、选举、展示等场合中的激烈竞争。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人们在社交场合中的攀比行为,或者在职场中的竞争状态。在专业领域,如市场营销或政治竞选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描述各方为了吸引注意力或赢得支持而进行的激烈竞争。
同义词“争奇斗艳”强调的是在外观或表现上的独特和艳丽,而“争红斗紫”更侧重于竞争和争胜的色彩。反义词则表达了与争斗相反的平和或低调的态度。
“争红斗紫”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观,直接来源于对色彩的描述。在古代文学中,这个词汇就已经出现,用来形容花朵的竞相开放。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了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上。
在**文化中,红色和紫色都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红色代表喜庆和热情,紫色则象征高贵和神秘。因此,“争红斗紫”在文化上也有着积极向上的寓意,鼓励人们积极进取,追求卓越。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兴奋的,它让我联想到充满活力和竞争的场景,如春天的花海或激烈的竞赛。这种联想激发了我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成功的渴望。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学校的才艺展示中看到同学们争红斗紫,每个人都尽力展示自己的特长,那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场景,让我印象深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百花争红斗紫,竞放芬芳,人间如画。”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片花海中,各种花朵争相绽放,色彩斑斓。在音乐中,我可以联想到欢快的旋律,象征着竞争和活力。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competing for attention”或“vying for prominence”可以传达相似的意思。
“争红斗紫”这个词汇不仅描绘了自然界中花朵的美丽景象,也反映了人类社会中的竞争现象。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能够生动地传达出竞争和活力的氛围,激发人们的积极情感。
1.
【争】
“诤”的本字。强谏;规劝。
【引证】
《墨子·公输》-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 、 《荀子·臣道》-伊尹、箕子可谓谏矣,比干、子胥可谓争矣。 、 《荀子·子道》-父有争子,不行无理。士有争友,不为不义。
【组词】
争子、 争友、 争臣、 争引、 争弟
2.
【红】
女工,从事手工劳动的女性。 同: 工
【引证】
《汉书·郦食其传》-农夫释耒,红女下机。 、 《汉书·董仲舒传》-吾已食禄,又夺园夫女红利虖。
3.
【斗】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怒发对打形。本义:搏斗)。
搏斗;引申为战斗。
【引证】
《说文》。按,争也。-鬥,两士相对,兵杖在后,象鬥之形。 、 《古考经说》-二士对戟为鬥。 、 《说文》。按,相接之意。-鬥,遇也。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投身大敌,与之扑斗。
4.
【紫】
(形声。从糸(mì),此声。本义:紫色,蓝和红组成的颜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紫,帛黑赤色也。 、 《论语》。孔注:“间色之好者。”-恶紫之夺朱也。 、 《礼记·玉藻》-玄冠紫緌。 、 《左传·哀公七年》-紫衣狐裘。 、 《论语》-红紫不以为亵服。 、 《乐府诗集·陌上桑》-紫绮为上襦。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佩紫怀黄。 、 唐·李朝威《柳毅传》-披紫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