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7:45
“争相”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许多人或事物互相竞争,力求在某个方面取得优势或首先达到某个目标。基本含义是指在某种情境下,人们或事物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领先或胜出。
“争相”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争”和“相”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争”即有竞争的意思,“相”则有互相的含义。随着语言的发展,“争相”逐渐固定为一个常用词汇,用来描述人们或事物之间的竞争行为。
在**文化中,“争相”体现了人们对成功和领先的渴望。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争相”一词的使用频率较高,反映了现代社会对效率和成果的追求。
“争相”一词往往带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努力、拼搏和进取。然而,过度竞争也可能带来压力和焦虑,因此在某些情境下,“争相”也可能引发负面情绪。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学术竞赛中见证了同学们争相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那种积极向上的氛围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争相”:
春风拂过,花儿争相绽放,
竞艳于枝头,争宠于阳光。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花海中,各种花朵争相开放,色彩斑斓;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激昂的交响乐,象征着竞争和奋斗。
在英语中,“争相”可以对应为“vie for”或“compete for”,在不同文化中,竞争的概念普遍存在,但具体的表达和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
“争相”是一个富有动态和竞争意味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中都能传达出人们对于领先和成功的渴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争相”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更好地传达出竞争和进取的情感。
1.
【争】
“诤”的本字。强谏;规劝。
【引证】
《墨子·公输》-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 、 《荀子·臣道》-伊尹、箕子可谓谏矣,比干、子胥可谓争矣。 、 《荀子·子道》-父有争子,不行无理。士有争友,不为不义。
【组词】
争子、 争友、 争臣、 争引、 争弟
2.
【相】
(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相,省视也。 、 《尔雅》-相,视也。 、 《书·盘庚上》-相时憸民。 、 《书·召诰》-惟太保先周公相宅。 、 《礼记·月令》-善相丘陵。 、 《诗·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 《论衡·订鬼》-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不敢复相士。 、 、 《二刻拍案惊奇》-颠倒相来,到底只是一个盖儿。
【组词】
相尸、 相女配夫、 相脚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