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0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09:12
“不争气”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某人或某物没有达到预期的表现或标准,缺乏应有的竞争力或能力。基本含义是指责或失望于某人或某物未能展现出应有的水平或潜力。
“不争气”源自汉语,其中“争气”原指争取好的表现或成就,“不争气”则是其否定形式,表示未能达到这种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成为表达失望和批评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不争气”常带有强烈的家庭和社会期望色彩,特别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常用这个词来表达对子女未能达到他们期望的失望。
这个词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如失望、沮丧和愤怒。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失败、挫折和无力感。
在个人经历中,这个词可能用于描述自己或他人在某个领域的表现不佳,如学业、工作或个人目标的实现。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月影孤寂,星辰不争气,黯淡无光。”
视觉上,可能联想到黯淡的灯光或灰暗的画面;听觉上,可能联想到低沉的音乐或失望的叹息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isappointing”或“underachieving”,但这些词汇没有“不争气”所带有的强烈情感色彩和家庭期望的背景。
“不争气”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表达了对他人的失望,也反映了社会和家庭对个体的期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深层含义和使用背景,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意图。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争】
“诤”的本字。强谏;规劝。
【引证】
《墨子·公输》-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 、 《荀子·臣道》-伊尹、箕子可谓谏矣,比干、子胥可谓争矣。 、 《荀子·子道》-父有争子,不行无理。士有争友,不为不义。
【组词】
争子、 争友、 争臣、 争引、 争弟
3.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