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39: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9:59
词汇“恃赖”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恃”和“赖”。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恃赖”进行深入分析。
“恃赖”字面意思是指依赖或依靠某人或某物,通常带有一定的负面含义,暗示过度依赖或不正当的依赖。
“恃”字古汉语中意为依靠,“赖”字意为依赖。两个字结合,形成了“恃赖”这个词汇,其含义在历史演变中保持了基本的依赖意义,但逐渐带有了负面色彩。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自立自强,因此“恃赖”往往被视为一种不受欢迎的行为。在现代社会,过度依赖他人可能会被视为缺乏独立性和责任感。
“恃赖”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懒惰、不负责任和缺乏自信。它可能会引起一种负面情感,因为它暗示了一种不健康的人际关系。
在个人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人过分依赖他人,这种行为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关系。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恃赖”来描绘一个角色对爱情的过度依赖,从而表达爱情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紧紧抓住另一个人,表现出强烈的依赖关系。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些悲伤或忧郁的旋律来表达“恃赖”带来的情感。
在英语中,“恃赖”可以对应到“rely excessively”或“depend too much”,但在英语中可能没有那么强烈的负面含义。
“恃赖”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特定的负面含义,它提醒我们在人际关系中要保持适当的独立性。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态度。
1.
【恃】
(形声。从心,寺声。本义:依赖,依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恃,赖也。 、 《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 《公羊传·桓公三年》-恃有年也。 、 《离骚》。注:“怙也。”-吾以兰为可恃兮。 、 《庄子·徐无鬼》-恃源而往者也。 、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子何恃而往? 、 《战国策·赵策》-老妇恃辇而行。
【组词】
仗恃、 恃固、 恃势、 恃爱、 恃险、 恃宠作娇、 恃赖、 恃众、 恃宠、 恃才傲物、 恃功、 恃明
2.
【赖】
(形声。从贝,剌(là)声。本义:得益;赢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赖,赢也。 、 《方言十三》-赖,取也。 、 《国语·周语》。注:“利也。”-先王岂有赖焉。 、 《国语》-相语以利,相示以赖,相陈以知贾。 、 《战国策》-为魏则益,为秦则不赖矣。
【组词】
赖利